“米卡”在同類型導彈中個頭矮,可威力不小。它長3100毫米,彈徑160毫米,翼展610毫米,彈重110千克。“米卡”由推力矢量+氣動舵控製,最大飛行馬赫數4。它具有全向攻擊能力,離軸角正負60,最大射程60千米。戰鬥部為10千克破片殺傷彈,動力裝置為歐洲動力裝置公司研製的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

俄羅斯S-300P和S-300V地對空導彈武器係統

俄羅斯的S-300實際上包括兩大係列地空導彈武器係統,即S-300P和S-300V。俄軍方規定,凡是射程超過150千米、射高在25~30千米的地空導彈武器係統都包括在S-300係統中。在俄羅斯的地空導彈武器中,屬於S-300係列的有S-300P半機動與機動戰略防空係統和S-300V機動式戰區防空係統。該機在研製初期,前者以攔截低空噴氣式進攻性空襲兵器為主,後者主要攔截戰術彈道導彈。目前,S-300這兩大係列地空導彈已發展成為反巡航導彈、反戰術彈道導彈、反飛機並舉的多用途防空與反導係統。

S-300P係列原型S-300P於1970年開始研製,1977年裝備蘇軍。其最新改進型S-300PMU2“驕子”於1992年服役,俄軍方稱其性能優於美國的“愛國者”地空導彈係統。S-300PMU2係統由指揮中心、目標搜索雷達、製導站、48N6E2型導彈及四聯裝發射車等部分組成,能同時攔截6個目標,具有全天候全空域作戰能力。48N6E2型導彈采用慣性製導和主動雷達末端製導,彈長7500毫米,彈徑500毫米,起飛重量1800千克,最大射程20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6馬赫,采用破片殺傷戰鬥部,發射方式為垂直發射,可攔截速度3千米/秒、射程2500千米來襲的戰術彈道導彈,最大攔截距離120千米,最大攔截高度30千米。據報道,該彈既能在某一距離引爆來襲導彈的彈頭,也能引爆導彈燃料箱內的剩餘燃料。因此,即使該彈本身的爆炸碎片沒有直接擊中目標,也能摧毀目標。

S-300V於1987年裝備部隊,該係統由指揮車、圓掃描雷達、扇麵掃描雷達、多通道導彈製導站、9M83型導彈及4聯裝履帶式發射車、9M82型導彈及二聯裝履帶式發射車等部分組成,能同時攔截24個目標。導彈采用慣性製導和半主動雷達末端製導,發射方式為垂直發射,可攔截速度3千米/秒、射程1100千米來襲的戰術彈道導彈。最大攔截距離40千米,最大攔截高度25千米。其最新改進型S-300V1“安泰”-2500於1999年服役。該係統配用9M83M、9M82M型兩種導彈。二者可分別對付距離較近和較遠的目標,能同時攔截24個氣動式目標(飛機類),或者同時攔截16個速度3千米/秒、射程2500千米來襲的戰術彈道導彈,最大攔截距離40千米,最大攔截高度35千米。

俄羅斯新型S-400地對空導彈

S-400是俄羅斯“火炬”設計局的又一傑作。近期,俄軍將部署首個S-400“凱旋”防空導彈營,配備6套S-400“凱旋”地空導彈係統。

S-400“凱旋”是在S-300P的不斷改進過程中發展出來的新品牌。它配備了射程更遠的新導彈和新型相控陣跟蹤雷達。雷達具有360的全向覆蓋能力。

S-400“凱旋”充分利用了俄羅斯在無線電、雷達、火箭製造、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領域的最先進研究成果,在飛行速度和命中精度等方麵均優於美國的“愛國者”3導彈。“愛國者”3的作戰距離、最大射高遠遜於S-200。初產的S-400可以擊落250千米處、飛行高度從數十米到幾萬米的巡航導彈和飛機。新型S-400發射新型遠程導彈射程可以達到400千米。因此,從技戰術性能分析,“凱旋”導彈應是當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防空導彈。

能在戰略防空網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凱旋”的又一大特點。S-400完成戰鬥部分離後,能用於戰略彈道導彈防禦。它配置了全自動模式工作的目標瞄準係統。S-400升級後能和A-135M反導彈係統共享目標數據信息。“凱旋”在A-135反導係統協同下,可以攔截洲際彈道導彈。根據俄軍計劃,S-400防空導彈將能防護俄羅斯重要的工業中心和大城市,如莫斯科、聖彼得堡以及烏拉爾工業區等。

美國“麻雀”空對空導彈

“麻雀”空對空導彈是世界上第一種批量生產的、能超視距迎頭攻擊的空對空導彈,是美國較早開始研製的一種中程導彈,主要用於攻擊敵方的轟炸機、戰鬥機和巡航導彈。“麻雀”導彈從1955年開始服役至今,已發展了十幾種型號,如“麻雀”Ⅰ、“麻雀”Ⅱ、“麻雀”Ⅲ、“麻雀”ⅢA、“麻雀”ⅢB、“麻雀”AIM-7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