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AIM-7M空中格鬥導彈,被稱為“空中鬥士”,導彈長3660毫米,彈徑200毫米,重227千克,射程45千米,采用脈衝多普勒兼連續波半主動雷達製導,最大作戰高度183千米,飛行速度為4馬赫。它操縱靈活,可靠性強,抗幹擾能力較強,具有下視下射能力,能對付多個目標。該彈是海灣地區美軍主要的中程攔射導彈,裝備在F-15、F-16、F-4等戰鬥機上。開戰後,美空軍F-15戰鬥機用“麻雀”AIM-7M導彈擊落了伊軍“幻影”F1戰鬥機。在海灣戰爭中共發射了71枚,命中25架飛機。

導彈由導引頭艙、控製艙、舵機艙、戰鬥部和發動機艙組成。戰鬥部殺傷半徑為20米。除美國的海、空軍裝備外,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亞、希臘、土耳其等國部隊也裝備了這種導彈。“麻雀”導彈曾在幾次局部戰爭的空戰中使用,均能準確地擊中空中目標。

美國“魚叉”AGM-84空對艦(地)導彈

“魚叉”AGM-84空對艦(地)導彈是美軍目前主要的反艦武器之一,它是由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研製的,1979年裝備部隊使用。這種高亞音速掠海反艦導彈有艦對艦和空對艦等型。其動力裝置為一台渦噴發動機,因而它的射程較遠,可達120千米。

該彈長3840毫米,彈徑3440毫米,發射重量為522千克。製導方式采用中段慣性製導和末段主動雷達製導。彈頭處裝有一台抗幹擾性能較好的寬頻帶頻率捷變主動雷達導引頭。近年來,又為這種導彈研製了一種紅外成像導引頭,兩種導引頭可互換。“魚叉”導彈發射前,由載機上的探測係統提供目標數據,然後輸入導彈的計算機內。導彈發射後,迅速下降至60米左右的巡航高度,以075馬赫的速度飛行。在離目標一定距離時,導引頭根據所選定的方式,開始搜索前方的區域。捕獲到目標後,“魚叉”導彈進一步下降高度,貼著海麵飛行。接近敵艦時,導彈突然躍升,然後向目標俯衝,穿入甲板內部爆炸,以提高摧毀效果。“魚叉”導彈可用於攻擊大型水麵艦隻、巡邏快艇、水翼艇、商船和浮出水麵的潛艇等,其單發命中概率為95%。

蘇聯4S-6“王魚”空對地導彈

AS-6“王魚”是蘇聯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的一種既可裝烈性炸藥也可帶核裝藥的飛航式導彈,主要用於攻擊地麵重要目標和大型海上目標。圖-16、圖-22M轟炸機可在翼下攜帶2枚AS-6。

AS-6導彈的主要特點是精度高、飛行性能好。它既可以采用高空彈道飛行,也可采用低彈道飛行。采用高空彈道時的最大高度約20000米,射程最大可達800千米,俯衝速度為馬赫數25~3;采用低彈道飛行時的射程要短一些,約為250千米,最大速度馬赫數12。

該彈采用大後掠角三角形彈翼和梯形尾翼,動力裝置為一台固體火箭發動機,彈長107米,彈徑09米,翼展25米,發射重量5000千克,射程350千米(海平麵),700~800千米(高空)。最大速度馬赫數25~3。該彈的製導方式為慣性加末段主動雷達(或被動雷達)製導。

蘇聯C-300地空導彈

C-300地空導彈是一種全天候中遠程中高空地空導彈係統,也是俄羅斯目前最先進的武器係統之一。1985年開始服役,具有攔截導彈和多種飛機的功能。

一個C-300導彈連一般包括12輛導彈發射車和一部多功能相控陣雷達。每輛發射車上裝有4枚待發導彈。導彈配用破片式戰鬥部,采用“經由導彈跟蹤”的半主動雷達尋的製導方式,並以垂直方式發射。

C-300的最大射程90千米,射高25~30000米,雷達作用距離100千米,目標最大速度4200千米/時。

法國AS15TT空對艦導彈

AS15TT空對艦導彈是法國宇航公司為沙特研製的一種全天候輕型空對艦、岸對艦和艦對艦通用反艦導彈,1985年開始批量生產。AS15TT采用無線電指令製導,高度表控製飛行高度。在巡航飛行中,機中雷達一麵跟蹤目標,一麵給導彈發送製導指令,使導彈始終對準目標飛行。導彈采用半穿甲爆破型戰鬥部,質量30千克,導彈快艇命中一枚足以被摧毀。

該導彈彈長230毫米,彈徑187毫米,全彈質量100千克,飛行速度280米/秒,射程2~15千米,可以在導彈艇防空火力外發射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