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益波的《一“受賄裁判”給浙江綠城足球俱樂部懺悔並退還“黑錢”》在內參刊出後,中國足協大為震驚,立即開會專門研究,決定由閻世鐸約請方益波進京會談。
在全國媒體沸沸揚揚的“閻世鐸點名讓方益波進京”的報道聲中,方益波和楊明出現在中國足協的會議室。
在“紫氣東來”條幅下,閻世鐸與他們見了麵。閻世鐸講了幾點,一是裁判的性質是以業餘身份從事職業工作,從整體上看,中國裁判的水平屬於亞洲一流。二是在裁判管理上,中國足協已采取了許多措施,如在啟程前一天通知裁判,裁判抵達後由當地足協接,關掉手機和賓館電話。主裁是誰將在比賽開始前當場有人開封(閻世鐸可能忘了中遠與吉利的最後一役,《新民晚報》提前一天就報道了比賽的主裁)。三是“俱樂部和裁判之間的給錢和收錢問題,足協曆來非常重視,堅決反對,一旦發現後堅決調查處理,但現在主要是苦於沒有證據。”“對他們說的證據,就是那封電腦打的匿名信和退回的錢,我們無以判斷。但這個事情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這個事情已經對中國足球,對中國人的形象影響巨大,這事不能完,要不以後中國足球無法搞!”“對中國足協不信任,可以通過司法部門,可以通過司法解決。我閻世鐸承擔不起,炒掉我沒有關係,但這個事情該誰負責就誰負責,絕不能算完!”
楊明問,中國足協下一階段準備做哪些工作。閻世鐸說:“一是繼續積極調查,二是等待浙江方麵的證據。”
不僅閻世鐸對裁判“懺悔信”質疑,媒體也紛紛質疑,有報道說,“沒有作者親筆簽名,匿名信不能作證據。”律師認為,“浙江體育局和綠城俱樂部的做法不謹慎,所謂的匿名信很難成為’呈堂證供‘。”還有媒體指出“既可以說是真正的黑哨’懺悔書‘,也可以說是杜撰的一出好戲,至少兩種可能都占到了50%。”
《解放日報》在《“不懂規矩”揭足壇黑幕
綠城失人緣陷入尷尬境地》中說,“有些人懷疑’懺悔信‘的真偽。首先是說’懺悔信‘不過是封打印的匿名信,完全可以偽造;其次認為是綠城做工作讓一名裁判退出部分贓款,鬼知道究竟是誰出的錢,甚至懷疑綠城和裁判共同炮製’懺悔信‘,以此投石問路,這是綠城的一個圈套。”“據接近宋衛平的人士說,綠城因為這種’不懂規矩‘的做法,已經嚐到了苦果,’別人見到他們就像見了鬼一樣‘。一些原先關係不錯的俱樂部惟恐避之不及,從海埂傳來的消息說,綠城隊已成為最沒有人緣的隊伍。有人直言不諱地表示反感,認為宋衛平入圈子時間太短,太不懂規矩,把別人都得罪了,還想不想再玩下去。宋衛平私下裏也曾問那位人士:我這樣鬧到底值不值?因為綠城肯定不會是受益者,這個’買賣‘無利可圖。”
還有媒體對宋衛平交出證據的動機質疑,在《為了廣告?綠城“黑手”打黑,不少足球界人士嗤之以鼻》的報道中,引用一位俱樂部老總的話:“他們不也幹過見不得人的事嗎?像他們這種做法,還怎麼繼續在圈內玩?吉利退出了,我看綠城退出也是遲早的事。不過,他們這麼一折騰,廣告效應可真不錯。”
不過,也有媒體樂觀地說,“匿名黑哨自曝黑色交易--足壇黑幕揭開冰山一角”、“足球’打黑‘的一記’破門‘--懺悔信和4萬元’黑錢‘。”還有媒體說,“足壇黑幕正式拉開,浙江體育局局長誓將戰鬥到底”。
這封“懺悔書”又把宋衛平和綠城推向了風口浪尖,他的電話被足球圈內的人士和全國各地媒體記者打爆了,他對媒體說,有些人對那封信的真偽感興趣,還有人認為我們是在借機炒作自己,對於這些我隻能說一句話,那就是我們綠城沒有說謊。我們既然是打假,那首先自己就不會再去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