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打黑陷入尷尬和被動(1)(1 / 1)

1“總局某人士”發起反擊,指責陳培德“接二連三地接受記者采訪,炮轟中國足協,揭裁判的老底”,說他知情不舉是“違反黨紀國法”。

12月29日,陳培德上班後處理完一批文件,一個陌生的電話打了進來:“陳局長嗎?我是北京的球迷。今天的報紙上有對你不利的言論,體育總局批評您了,中華網上也有,你快看一看……”

陳培德登錄中華網,很快找到了那篇文章。

組織掃黑還是個人泄憤?

--陳培德掃黑“越俎代庖”

本報訊: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陳培德最近接二連三地接受記者采訪,炮轟中國足協,揭裁判的老底,他的舉動引起了國家體育總局領導的高度重視,並密切關注他下一步動作。體育總局某人士告訴記者,陳培德是一個正廳級領導幹部,他接受采訪,究竟是以個人名義,還是以組織名義?如果是前者,必須向媒體說明,但是從這幾天他的所作所為(舉辦新聞發布會等)來看已經不能用個人名義來解釋了,包括他提出的四點意見等。如果是後者他必須經體育局黨組討論才能接受采訪。同時,按組織程序,他必須將他的意見上報國家體育總局,並抄送中國足協。可是,他根本沒有這樣做。

這位人士還指出,打假掃黑是組織行為,陳培德作為一個黨的高級幹部應當懂得這一點,如今,他始終沒有向總局彙報,而一再在媒體上露麵,這樣做,不符合組織程序,也不符合黨的紀律。目前,某裁判的退款和懺悔信都在浙江省體育局,如果他們和違法裁判私下接觸,並私了,那都是違反黨紀國法的。

這位人士認為,浙江省體育局和綠城俱樂部連行業管理都談不上,可他們卻聯手打假,這實在有些風馬牛不相及。體育局是國家行政機關,不應過多地介入一個俱樂部的具體事務,尤其不能介入過深,否則的話,就從根本上混淆了行政機關的職能。

這位人士反映,陳培德一再聲稱要打假,那麼,對於綠城方麵的問題卻隻字不談,假若沒有綠城行賄,哪來的裁判受賄?如果陳培德是為了中國足球事業的健康發展,那應該同時談兩個方麵的問題,不能隻談一個方麵,而忽視另一方麵,如果陳培德明知綠城有問題而不去舉報,那也是違反黨紀國法的。而且,體育局把材料“私藏”,而不及時向上級單位及司法部門舉報,這也是一種違紀行為。

這條不足800字的報道轉載率極其高,不僅中華網、新浪網、雅虎網等各大網站發在首頁,而且《天津日報》《南方體育》《華西都市報》等報紙也都轉載了。

再搜索一下,發現過去許多支持打黑的媒體也都掉轉了方向,《錢江晚報》在報道《足協即將反戈一擊

反黑麵臨半途而廢?》中說:“綠城的’打黑反腐‘事件,最近幾天形勢可能發生大逆轉。一直靜觀其變的中國足協實際上已胸有成竹,即將使出極具殺傷力的反擊手段。一位與足協關係非同尋常的北方記者昨天透露,杭州方麵的舉措已引起足協甚至更高層的不滿,認為這樣的做法不符合組織程序,中國足協不予支持。”“足協的這一反擊,不但可以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且將綠城送上了絕境。因為作為民間團體,屬於司法機關的事情,足協可以不過問,而綠城作為配合司法機關,不管查實有多少裁判有受賄行為,綠城本身難逃幹係。”在這篇報道旁還配一篇評論《閻掌門到底想看誰表演?》,評論的第一句話是“李書福、宋衛平、陳培德鏘鏘三人行,將本該歌舞升平的歲末攪得烏煙瘴氣,媒體和球迷又一次地精神抖擻起來。”

陳培德憂心忡忡地點燃一支煙,站到窗前,極目遠眺。什麼“始終沒向總局彙報”?2000年5月18日,我就上書袁偉民,建議在體壇大刮反腐“龍卷風”;2001年10月11日,我給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發去“關於整頓中國足球的諫言書”;10月18日,向中國足協遞交了4點表態;11月29日,我又致信袁偉民局長,反映九運會賽風問題突出。我先後給體育總局寫過五次信,怎麼能說“始終沒向總局彙報”?另外,總局可有過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