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黑雲壓城下的一線曙光(6)(1 / 1)

杜兆年認為讓他參加黑哨調查實在是太不合適了。他將這一想法告訴了陳培德。

“這不行,絕不能讓他參加調查,請他立即回避!”陳培德堅決果斷地說。

杜兆年請潘善泰把浙江省體育局的意見轉達給調查組。調查組認為體育局的意見有道理。第二天,李東生灰溜溜地離開杭州。

盡管體育局的保密工作做得較好,可是第三天媒體的報道就出來了:“就在各方擔心、黑哨們自己也以為可以鬆口氣準備回家過年的時候,沉寂多日的反黑中心杭州昨日又起波瀾,國家監察部門派出的調查人員悄然抵達,並與原吉利和綠城俱樂部接觸,這意味著掃黑事件不了了之的傳聞不攻自破……”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悄悄地醞釀,掃黑向縱深發展,從此足協隻能擔任配角了。

調查組行事低調,拒絕任何媒體采訪,他們與綠城的宋衛平、沈強等人逐一談話,而且還把桂生悅、鮑仲良等人從深圳和廣州請到杭州接受調查。據說,調查組兵分兩路,另一路正在北京調查。

調查組除找人談話,調查取證之外,還核查了綠城的賬目,比閻世鐸、李東生的走馬觀花式調查要深入、細致和嚴謹得多。他們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12點之後。

宋衛平在2月1日從澳大利亞回杭州時,已不像走時那麼愴然和沮喪,似乎大徹大悟了,沒事時還下幾盤圍棋。他說,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黑哨問題不了了之,或者僅處理幾個裁判,這樣改變不了足壇腐敗的現狀。他準備魚死網破,寧肯坐牢也不放過黑哨。

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調查組的出現,讓持續低迷的打黑鬥爭又出現一縷曙光,讓宋衛平找回了信心。他一邊接受調查,一邊接受記者采訪,偶爾還搞個媒體見麵會什麼的。德國一家電視台的駐北京辦事處打來電話要采訪他。他表示接受采訪,不過他們要跟浙江省體育局打個招呼,另外采訪時間最好安排在春節之後。

魯鬆庭在汪莊“夕照廳”

宴請調查組三人。一個多月前,他在這裏宴請過閻世鐸和董華。他代表浙江省委省政府對調查組的到來表示歡迎,對足球打假掃黑鬥爭表示支持,

幾天來,徐檳、趙建平對陳培德有了了解和信任,說出了自己的身份。徐檳是中紀委三室的副主任,趙建平鐵道部的老紀檢幹部,參加過陳希同案件、廈門遠華等大案要案調查與偵破。這是兩員強有力的幹將,看來中央是下定決心要解決足壇腐敗問題,陳培德不由得喜出望外。

彼此都是領導幹部,責任在身,三句話還是不離本行,吃飯不忘工作。徐檳說,陳局長,有關您的報道我都認真讀過,特別敬佩您的勇氣和魄力。在政府官員中像您這樣的可不多見啊。宋衛平對您的評價也非常高,他說要是沒您在後麵的支持,他早就打退堂鼓了。

魯鬆庭嚴肅地說:“我們支持省體育局和陳培德同誌就是希望把打假掃黑進行到底。不然,任其蔓延,毒化社會風氣就是對人民的犯罪。另外,再這樣下去,足壇非成為人人喊打的老鼠窩不可。”

陳培德問徐檳:“裁判身份認定是否解決了?”

這是自從調查組來他就想問的一句話。

徐檳說:“司法機關之所以遲遲不介入,關鍵的就是有三個吃不準:一是足協的性質,二是裁判的身份,三是裁判執法是否公正。”

趙建平說:“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阻力還是很大的。要想把所有違紀違法的俱樂部、裁判和官員的問題都查清楚是很難的,要取得一個階段性的成果,抓出幾個還是可以做到的。”

陳培德的心緩緩向下沉去。這是治標不治本,抓幾個倒黴蛋可以起到震懾作用,可是過不了多久還會泛濫成災。陳培德一下沒了興致,話也少了。

2月7日晚,徐檳等人來到陳培德的辦公室。

徐檳說:“陳局長,感謝浙江省體育局和您本人對我們調查工作中的支持和配合!我們來杭州已經5天了,調查將告一段落,明天將返回北京。在調查中,綠城很配合,情況也基本摸清了。不過,他們還留有一個尾巴,從賬上看龔建平退回的錢不是4萬,而是8萬。我們想從陳局長這兒得到旁證。”

糊塗!龔建平退回8萬為什麼要說4萬,留這個“尾巴”幹什麼?你要打假掃黑,自己怎麼還能作假?估計宋衛平是想減輕自己和龔建平的責任,所以沒有如實交代。

陳培德詳細地講述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在梁效平的筆錄上簽字後說:“我希望對綠城宋衛平從寬處理,他不僅帶頭揭黑,還主動坦白,在掃黑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不從寬處理,今後誰還冒險揭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