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六、保健、娛樂66問(7)(3 / 3)

高血壓,表麵上看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實際上是心、腦血管病變的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要預防心腦事件的發生,控製高血壓是一個重要而單一的突破口。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生活節奏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它一方麵標誌著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另一方麵,也伴發著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人數不斷上升,達到總死亡率的40%。其中高血壓的患病率從20世紀50年代的5.11%上升到70年代的7.73%,90年代達到13.6%。近10年來。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男性由20.2%上升到28.6%,女性由19.1%上升到25.8%,這是一個十分令人擔憂的問題。

為了防止高血壓的發生,老年人要關愛自己,退休後安享晚年;中年人更要學會健康、科學地生活。35~45歲的中年人,肩負著承上啟下的重擔,常常最關心自己的事業,而不注意自己的健康。他們當中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不明白如何保護自己不發生高血壓,一旦發生了高血壓病也不明白高血壓引起的心、腦血管病變的嚴重性。因而,常常不注意服用降壓藥,任其發展。這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我們決不可等閑視之。切莫應了社會上流傳的:“50歲前命為錢,50歲後錢為命”的說法!

在高血壓門診部,常常聽到病人感歎:“我父親(母親)有高血壓呀,沒辦法!”其實,在預防高血壓的發病中,遺傳隻是一個次要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改變生活習慣,改變高鹽飲食、減肥、堅持運動、少飲酒並防止用不健康的心理應付應激狀態。

“不死於愚昧,不死於無知”。在高血壓還未發生前,理智地通過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培養健康的心理狀態,定期查體,一定能阻止高血壓的發生,築起一道阻止高血壓病發生、蔓延的防護牆。

281.為何絕經期婦女要注意自身的血壓

過去沒有高血壓的婦女,在絕經期出現血壓升高,我們稱為“絕經後高血壓”。一般婦女在50歲左右開始停經,卵巢功能逐漸減退,進入更年期。絕經期前婦女高血壓的發病率明顯低於同齡男性,但絕經後婦女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卻逐步上升。根本問題是因為婦女更年期後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及其他女性激素分泌減少。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更年期婦女都有高血壓,其他因素也會引起高血壓,如肥胖、糖代謝異常、神經調節功能不好、交感神經常處於興奮狀態,以及心理狀態不平衡,如易緊張、出汗、心慌、失眠並且有高血壓遺傳家族史等。

部分更年期婦女在停經前後,由於神經功能不穩定,血壓容易上下波動,但是,在更年期過後,血壓會趨於穩定。對於這類病人同樣應重視降壓治療,平穩控製血壓,防止高血壓引起心、腦、腎及血管的損傷,因為這一階段是婦女的危險時期,內分泌的改變,使得婦女常伴有“發福”、高血脂、高血糖、骨質疏鬆等異常。對於更年期血壓高的婦女,除進行降壓治療外,還必須注意身體鍛煉,調節自己的心態。肥胖或超重者應加大運動量,並節食、限鹽、戒煙、少飲酒。尤其當絕經期婦女表現出明顯的出汗、心慌、情緒激動等更年期症狀或有反複泌尿係統感染、骨質疏鬆時,要進行替代治療,且替代治療不會引起高血壓。

282.大腹便便者易患高血壓嗎

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過多的脂肪積聚在腹部不但會增加患心髒病的危險,還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危險。

研究員測量了920名健康青少年兒童的皮下脂肪厚度,並用特殊的X線技術測量他們的脂肪組織密度。結果顯示,軀幹脂肪隨積聚量與男孩的血壓呈正相關關係,大腹便便的男孩的血壓都處於較正常值高的水平。這一現象與男孩的年齡和種族無關。

該研究首次發現身體脂肪對青少年兒童血壓的影響存在著性別的差異,但其中原因還不十分清楚。研究提示,有必要找出導致血壓升高的原因,並且每年對肥胖兒童的血壓進行監測,因被確診患有高血壓的青少年大部分有左心室肥大,他們更易患上心肌梗死和中風等影響終生的疾病。

283.為何打鼾的人要積極預防高血壓

美國醫學專家指出:睡眠中呼吸不順暢的人,最容易患上高血壓或使高血壓久治不愈——美國約翰·普金斯公共衛生學院以6000名25歲以上的人為調查研究的對象,研究了睡眠呼吸暫停與心腦血管病的關係。結果發現,在夢鄉中每小時停止呼吸超過20次的人,患上高血壓的可能性是沒有呼吸暫停毛病者的5倍以上。

醫學專家說:這項調查研究的結果讓我們相信,睡眠中呼吸暫停是患高血壓的原因之一,高血壓又會引起其他嚴重的疾病,包括心髒病、中風和腎病在內。

284.為什麼高血壓病人應檢查配偶的血壓

你或許已聽說,夫妻在結婚數年後,外表開始相像,但研究員已發現一個更奇怪的現象。兩個人結婚愈久,其血壓亦愈來愈像。進行此研究的人指出,此相似作用可能與彼此分享擔憂或一起承受某些情緒有關。“溝通,尤其是處理衝突及表達情緒,可能影響夫妻之間的血壓。”因此,下回若醫生說你血壓上升,也煩請他檢查你配偶的血壓。如果你們已邁入60歲,此研究預測你們夫妻倆的血壓將僅有些細微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