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零五章 上古神與魔(1 / 3)

話說上古之時,天地未分,宇宙未成,法則未明。虛空之間浩渺無涯,有三種莫測力量,騰挪轉變,一曰光明,一曰黑暗,一曰混沌,又以混沌最強。其中光明如海,故名曰光明海洋;黑暗如淵,故稱為黑暗深淵;而混沌團團似穹蓋,故號為混沌天。三方首尾相銜,此消彼伏,鼎足而視。

有萬千億年,忽一日天道橫空,法則成形,最高者是為“平衡”,時空自此有序。如此又萬千億年,光明海洋、黑暗深淵中各自誕生出一十三個意識,每一個意識均與時空中一道法則相連,並自動開始吸收光明海洋和黑暗深淵中的能量,逐漸壯大,最終煉得形體,身高萬丈,舉手投足皆有無鑄威力,是為光明黑暗二十六主神,雙方彼此敵對。

萬年之後,混沌天有異象,穹蓋內凹,化作橢圓,狀如雞子,內中亦有一道意識覺醒,納混沌天無邊靈力,化作一通天巨人,身銘龍、虎、龜蛇、鳳四相,有風、雷、水、火四氣環繞,蒼涼古樸,是為盤古。

此時大道已彰,法則已固,無可動搖。盤古降世,力量過強,以致天妒,至高平衡法則顯於虛空,欲泯滅盤古。盤古遂於法則臨身之前,攻入光明海洋,擊殺六位光明主神,使得光暗不均,天道更加失衡。彼太古之時,除此光暗二十六主神與盤古大神外,尚無人、神、仙、魔、妖、精、怪、鬼存在,光明主神一旦身隕,將無繼位者出現,便會化作光明能量,回歸光明海洋。而至高平衡法則之下,光暗對立依存,光明主神隕落,與之對應的黑暗主神亦將會被平衡法則抹去,不複存在,故而黑暗十三位主神亦被迫參戰。

此戰即為太古大戰,又名第一次神魔仙戰,此戰中盤古對黑暗主神不理不顧,全力屠殺光明主神,使光明主神凋零至兩位。後盤古力竭,以四相四氣接引混沌天周天之力,以身化作太古四相四氣混沌大陣,將幸存兩位光明主神連同黑暗主神殺戮之主一同困死陣中,煉成虛無,隨後盤古消亡,太古大戰結束。是役,盤古大神隕落,光明十三主神隕落,黑暗殺戮之主隕落。隨後至高平衡法則降臨,黑暗十二主神被一一轟殺,無一幸存。三方皆亡,能量各歸本源,光明海洋化作西方神界,黑暗深淵化作西方魔界,混沌天則化作中土仙界,又名洪荒世界。三界位麵各自獨立,無邊無涯,又以中土仙界最廣,此謂之神魔仙三界。神仙二界內皆有無數仙禽神獸、奇珍異果,更有萬千靈山綿延,生機博大,靈氣溢流,美如詩畫。唯魔界黑雲蔽日、陰風怒號,滿眼烏煙瘴氣,生靈多狡詐凶殘,少有良善。三界初成,原盤古以身所化太古四相四氣混沌大陣崩潰,複化為四相四氣,投往中土仙界中不見。至此渺渺虛空,在經曆了短暫的神魔共存時期之後,又複歸寂然。

三界形成後億年,時空演變,宇宙誕生,有諸多位麵,平行運行,互不幹擾。不同位麵有不同支配法則與製約規則存在,或與神界、或與魔界、或與仙界相通。每一位麵中又有諸多星係,星係中有諸多星球。

宇宙形成同時,三界異變再起。光明神界中誕生眾多神靈,神力強大,分為兩派,一派乃翼神族,又稱光神族,唯上帝耶和華之號令是從,居於神界西部天堂;一派乃異神族,又稱古神族,以神王宙斯為首,居於神界東部奧林匹斯聖山之上,兩派多有摩擦。同時黑暗魔界中亦誕生出諸多魔族,由撒旦魔尊統領,常年與神界翼神族爭戰,不久上帝耶和華座下大天使長十二翼熾天使路西法決意反抗眾神,帶領億萬天使墜入魔界,建立眾魔殿,自號為墮落之王,名義上聽從撒旦號令,實是擁兵自重。同時神界奧林匹斯山最強神祗之一哈迪斯與其胞弟神王宙斯反目,逃入魔界,招兵買馬與撒旦爭勢,將所占勢力範圍稱為:冥界,並自號為冥王,逢撒旦麾下死神來投,冥界勢力漸盛,又有墮落之王牽製,終能與撒旦相持。

而在中土仙界,亦有萬千神靈誕生,其中有一道人,名為鴻鈞,悟透玄玄,自稱道祖,以大道雜神通教化萬靈,傳下六聖,是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道人、準提道人與女媧娘娘,皆修為通天之輩。其中太上老君創立人教,元始天尊立闡教,通天教主立截教,三者皆由盤古元神所化,同屬道教一脈;接引道人則與準提道人叛出道門,自立一教,與道教分流,名為大乘佛教,接引為教主;六聖中唯女媧娘娘無教。隨後道祖鴻鈞以身合於天道,沒入虛空,不問因果、不擾三界,法則現則現,法則隱則隱。自此中土仙界無數上古真仙、練氣士,皆由六聖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