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頂頭上司,讓我歡喜讓我憂(2)(1 / 1)

最近的那個項目,是一個合作多年的老客戶,本來隻要走個過場,續一下合作合同就OK,沒想到卻還是遇到了麻煩。林課長把我做的標書呈交給客戶之後,對方不是很滿意,說我們的機器設備太陳舊,還是幾年前的型號,性能比不上別家,零碎著挑了一大堆刺,最後闡明主旨:需要慎重考慮後才能給我們是否繼續合作的答複。

林課長聽到客戶的回饋意見,氣不打一處來,在辦公室把文件甩得叮叮咣咣的。我很理解,自己公司的設備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所有的父母都喜歡埋汰自己的孩子,但都容不得外人來說孩子不好。

林課長把我叫到他辦公室,把標書扔到我麵前,說:“看一下,都有什麼毛病,機器的優勢沒寫詳盡嗎?”

我心裏敲著鼓,拿起標書草草地掃了幾眼。這份標書是我一手寫出來的,它的內容沒有人比我更了解。我翻閱過之前的合作記錄,這家客戶向來都挺痛快,而且幾個月前還從我們公司買走了大批機器,幾個月後忽然嫌機器老,閃爍其詞地說了那麼多挑剔的話,估計是有什麼隱情。

我把自己的疑問說給林課長,他用手托住下巴,微微頷首,作出思考者的樣子來,說:“你覺得呢?”

林課長有一個口頭禪,就是:“你覺得呢?”配上恰到好處的聲調,平易近人的表情,很容易讓人感覺到如沐春風般的溫暖。遇到一個肯詢問和聆聽下屬意見的頂頭上司,的確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不過,絕對不要被外表蒙蔽,從而掉以輕心。

你覺得呢?這四個字,他不一定是真的需要征求我的意見,而是把問題拋給我,看我如何處理和對待,在我陳述看法的時候,我的工作能力、立場、態度都被他盡收眼底,這一點讓我覺得很驚悚,每次他一吐出這四個字,我就有如履薄冰的感覺,生怕自己何處說得不妥當,又引來他的不滿和連番的訓導。

既然林課長主動發問征求我的看法,我“盛情難卻”,騎虎難下,也隻好硬著頭皮說:“老客戶忽然發牢騷,應該跟我們的機器質量設備性能沒多大關係,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他們內部的經營策略有了變化,二是他們不過是想找理由壓低我們的報價。”

我回答得很心虛,但故意用肯定的語氣說出來,盡量省略了“我覺得”、“我認為”之類的詞彙。這些詞,都是打語言太極時候的招數,會讓他覺得我不夠自信,暴露我的膽怯。我是寧願說錯,也不願意讓他認為我沒主見、沒底氣的。

林課長表情凝重,有點像紙牌裏的老K,硬硬地板著,沒有什麼表情,不接話,也不評價。

我心一橫,繼續說:“還有一點,對方既然提出權衡之後再做決定,說明他們手裏有了‘底牌’,除了我們公司外,他們有了其他選擇--新的可能成為合作夥伴的公司。換句話說,我們有競爭對手了。”

林課長的手終於離開了他的下巴,說:“我也是這麼想的,看來形勢很嚴峻啊。”

形式當然嚴峻,丟了這個合作幾年的大客戶,林課長在公司的地位估計會動搖,我們這些手下,沒他站得高,因而不會比他摔得慘,但也會麵上無光,獎金受損。

全書選載完畢,更多精彩,請見原書。呼籲讀者購買正版圖書。

本書為鳳凰網讀書授權轉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