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法就是:商人就是賤民,最低下的人。哪怕你有錢,都沒地位。也是被人看不起。
禮法就是:除了士族,除了地主階級,除了那些製定規則的人,你其他人就得在規則之內,老老實實的各行其道,各司其職。
一旦有些不老實,有些想法,馬上就會被打上不尊禮法,不遵祖訓的標簽。就是刁民,就是暴民。就是不肖子孫。
在這樣的社會下,似乎每個人生下來就注定要幹什麼樣的活,要過什麼樣的日子,每個人的道路都被規定好了。
每個人也都沒有動力。因為大家都知道,就算是努力也沒有用。那還不如混吃等死,用後世的話說,索性躺平。
那整個社會就如同死水一灘,沒有活力。時間久了,就會腐敗,就會發臭。真到了那個時候,大明朝就完蛋了。
就會有人喊出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資源就會被重新分配。
那這些‘底層人’中,難道就沒有千裏馬嗎,就沒有賢才,沒有誌士嗎?當然有,隻不過你沒有上升通道,你沒有機會,你被那些‘規矩’封鎖了。
你空有一腔熱血,空有一身抱負,沒處施展。
上層人都是能人誌士嗎?當然也不是,大部分都是屍位素餐,靠著祖蔭,吃著老本,坐吃山空。
後世不也有人戲稱:有些東西,你生下來沒有,那這輩子大概也不會有了。
雖然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有些人生下來就在羅馬。
朱瞻基又是提高撫恤金,又是讓那些臭當兵的子孫後代可以讀書,又是給樹碑立傳的。
好些文人死諫,到最後大概率也沒能在是史書上留下半點墨汁。
怎麼?我們都沒享受到,你們這些大老粗,就能有什麼紀念碑了?
就能樹碑立傳了?
那這些製定規則的人,怎麼可能允許呢。怎麼會讓下麵的人實現階級跨越呢。
這些人,才不管什麼武將在外拚殺,保衛大明江山。這些他們都清楚。都明白,但是就是要睜著眼睛說瞎話。
他們也不管社會的階級矛盾。舒服一天是一天。他們隻關心自己的位置能不能坐的牢固,隻關心,自己的利益受沒受損。
對於這些人 ,朱棣一概不見。隨你怎麼說,想跪那就跪著。真是好臉色給多了!
朱棣也都清楚,這些人是個什麼德行,但是也沒辦法啊,皇帝和文官之間也是有規則的。
不管什麼事情都要在規則之內進行,連皇帝也要遵守。哪怕強如永樂大帝,也要遵守,隻不過比後世之君要好很多。
當然你也可以把反對的百官都殺了,那誰來做事呢,治大國如烹小鮮。直接掀桌子,那不是一個合格皇帝能做出來的事情。
一個皇帝管理不了這天下,還需要依靠六部和百官。人都殺了,誰還敢來當這個官呢。誰來運行這偌大的大明朝呢。一旦朝政崩壞,苦的還是老百姓。天下更是水深火熱。
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ε\u003d(´ο`*)))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