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許下了許多好處,總之是要中國與英美結盟,美英則暫不對蘇宣戰,目的自然是迫使德國不能全力在非洲、歐洲西線作戰。沒有蘇聯的牽製,美國英美登陸歐洲的後果很難預料,付出的代價將非常的巨大。
方劍雄知道羅斯福說的都對,但是一個強大的蘇聯在戰後對中國來說,實在威脅太大了。這個結果方劍雄不會考慮!至於日本,從根子上來說,日本就不覺所謂稱霸世界的基礎。中國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始終來自北方大陸。
方劍雄把一幹人等叫來開會,拿出羅斯福的電報給大家看,這不是獨斷的時候。
“洋鬼子果然都不是好東西。之前我們已經一再聲明,一旦美國不對蘇宣戰,中國也不會對德意宣戰。沒想到,羅斯福還是想說服我們。這擺明了要犧牲中國的利益,達到減輕美英在歐洲壓力的目的。”外長王寵惠氣的猛拍桌子,倒不是他沉不住氣,他這個時候必須要有個態度出來。實際上他說的是廢話。根本就沒有提出什麼建設性的意見。這麼大的事情,即便是再民主,王寵惠也不敢輕易表態。
“站在美國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我認為美國在這個時候對中國的要求不僅僅是牽製日本那麼簡單。中國有足夠的人口,隻要有足夠的物資,戰爭的潛力之巨大,任何國家都不敢輕視。羅斯福的用心很清楚。但是從目前的戰爭態勢看。中國不對德意宣戰,迫使蘇聯必須兼顧西線,這才是最符合中國利益的作法。”楊永泰仗著是嫡係,說話很直接。
“此事非同小可,當慎之又慎!”林森也說了一句廢話。
“大總統,中日之間的戰爭已經是箭在弦上,一旦因為不對德意宣戰而失去美國的物資援助,接下來的國家財政可就難了。這戰爭不知道啥時候才是個頭啊。”顧維鈞倒是持了另外一種態度。他的身份也不用忌諱,該說就說。
這會越開越民主。很快就出現了對立的兩派,一派是顧維鈞為首的文官派,主張接受美國的條件,結盟並對德日意宣戰,理由很強大,沒有美國的物資援助,中國兩線作戰太吃力。
另一派則是以軍方為代表,徐樹錚領銜,冷雨、許崇智為幫凶,主張不對德意宣戰。理由也很強強大,隻要不對德國宣戰,蘇聯就必須時刻警惕西線。一旦把德國逼上與蘇聯結盟的道路,蘇聯必然全力以赴對中國作戰,到時候需要多少兵多少物資?
有兩個人遲遲沒有開口,很安靜的聽大家辯論,這兩位就是蔣方震和方劍雄。
雙方吵了一個多小時,這倆就安靜的聽了一個多小時。最終可能是嘴巴都吵幹了,方劍雄和蔣方震相視一笑,蔣方震會意的咳嗽一聲道:“我來說兩句。”眾皆閉嘴。
“首先我談談蘇聯,中蘇之戰不僅僅是眼前的戰爭,而是關係到未來五十年的國家安全和發展。中國最大的威脅,始終來自北方。當今世界進入工業時代,戰後真正具備領導世界秩序能力的國家隻有三個,中美蘇!也就是說,我們很蘇聯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除非中國放棄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大家覺得這個選擇現實麼?嗬嗬,沒有人說話,那就算默認了。接下來我們談談日本,日本是一個小國,戰爭資源貧乏,戰爭潛力其實嚴重的不足。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借助甲午戰爭的兩億兩白銀的賠款,才有了一個飛速發展的契機。隨後利用英國遏製沙俄東擴的心態,靠借債答應了日俄戰爭。可以說日本從始至終都在走鋼絲,也可以說日本一直沒有選擇,隻能賭國運。民國自扶帥起兵以來,利用列強遏製日本的心態,青島一戰奠定了民國強大的基礎。國家一統之後,集中財力物力大辦工業,三十年的飛速發展至今,中日之間的實力差距實際上已經拉開。這就是大國的優勢!隻要國家統一團結,小國就很難在大國身上占到便宜。也就是說,我認為日本的威脅其實不大,隻要打散三五年,日本就很難支撐下去,破產就是必然的事情。好了,我就說這些,權當拋磚引玉。”
蔣方震的話很明白,蘇聯才是大敵,日本不過小患。這個分析很有道理,如果曆史還向平行時空那樣,北洋和國民黨輪番名義上的統治中國,實質上是軍閥割據,戰亂不休。那麼日本必然會向平行曆史上大舉侵華,憑借不過二百多萬日軍就能在中國橫掃。
方劍雄認同蔣方震的話,但是更要警惕日本人的野心。平行曆史上的日本作為一個戰敗國,卻屢屢仗著美國撐腰跟中國搗亂,右傾勢力甚囂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