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3 / 3)

所以指望靠跟日本發展友好關係來達到中日關係長期良好是不現實的。不但是日本,中國周邊的小國,除了自身利益與中國息息相關的巴基斯坦之外。其他的哪個國家不是白眼狼?哪個國家不是隻知畏威之心而無懷德之意。

“百裏說的很好,我們坐在現在的位置上,眼睛就必須往五十年一百年之後看。就算看不到,也要先去想一想未來的世界會朝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日本隨小,卻有吞天之心。蘇俄素有稱霸世界之意,此二者皆民國之大敵也。對日,當徹底幹淨的消滅其軍事力量。戰後駐軍日本,以鎮壓起反抗之心。對蘇,想滅亡蘇聯不現實。但是必須重創。未來中國與歐洲之前,必須有一個緩衝地段,我看可以在重創蘇聯之後,扶持一個小一點的俄羅斯作為中歐之間的緩衝。也就是說。不論是否對德意宣戰。中國都必須打敗這兩個對手。而打敗這兩個對手,最重要的就是戰略物資的補充速度。我們不缺人,缺的是戰爭所需的資金和物資。這些東西,美國可以一定程度上的緩解中國的壓力。但是也不能單純的指望美國,美國政府不是慈善機構,要論稱霸世界的野心,美國才是當今第一。中美之間的互相製衡,是戰後必然出現的格局。綜上所述。本人傾向於接受美國的條件,但是必須要提出更多的援助要求。”

12個小時的時差。中國這邊已經是夜裏11點,美國則是上午11點(這個時間,我沒搞錯吧?搞錯就搞錯了,嘿嘿!)。一直精神不佳的羅斯福,不斷的喝著咖啡在提神,不斷的催問中國的答複。

終於一份電報擺在的羅斯福的麵前,美國大使赫爾利連夜被叫進總統府,甚至都不等告辭,再次借用了總統府的電報,給羅斯福彙報了一個好消息。“原則上中國理解美國的處境,但是也請美國理解中國的困難。建議在原來的援助基礎上,增加百分之二十的援助額度。”

羅斯福長出了一口氣,中國對於美國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如果不是羅斯福算準了中國不會放棄通過戰爭達到打擊蘇、日兩國的目的,進而稱霸地區的決心,是不會輕易表示不對蘇宣戰的。因為這樣會激怒中國。而中國表現出來的軍事實力,一旦中國倒向德國的陣營,那麼中德夾擊之下的蘇聯能不能堅持一年都是個問號,這樣的盟友要來還有什麼意義呢?現實已經證明了,中國的軍事力量遠在蘇、日之上,其缺陷無非是堅持戰爭的潛力可能會不如美國。一旦中德意日結盟,日本還會顧忌身後麼?數百萬日軍撒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到時候美國本土的安全真是要出問題了。

很多年以後,對於發生在孟加拉灣的那場戰鬥,世界上的定性有兩個。一個是除了日本之外的全世界,都定性為一次正義的戰爭中的一次精彩的戰鬥。英國在一部分中國誌願者的幫助下,成功的僅僅依靠岸基空中力量重創了日本特混艦隊。

另一個觀點隻有日本一家在堅持,並且寫進了教科書,日本稱:孟加拉灣慘案是中國空軍刻意製造的產物,是中國對日不宣而戰的秘密戰爭。實際參戰的隻有中國空軍,英國人不過是打醬油的。這個論點很有趣,大致意思就是,老子打不過中國,還打不過英國?反正死活不承認被英國在孟加拉灣取得了一次大捷。

一貫正確的方大總統,在把握日本的心態上再次的正確了。即便是平行時空的曆史上,日本也一直很窮。攢點家當全靠著省吃儉用,女人賣x,和對華掠奪。這個時空日本雖然在遠東占了一塊地方,還弄到了不少石油,遠東還發現了鐵礦。但是日子過的依舊是緊巴巴的,甚至還不如平行曆史上可以從中國的東北大肆掠奪戰略物資。

日本海軍有惜艦的傳統,每一艘軍艦都是寶貝,更不要說兩艘航母被擊沉了。接到孟加拉灣的消息之後,日本海軍直接就瘋掉了。陸軍還好一點,但是10運輸船被擊沉,導致大量物資和裝備沉入海底的事實,也讓陸軍陷入了痛不欲生的狀態。

這個時候要是方劍雄站在日本首相近衛文麿的麵前,這家夥指定拿刀砍過去。可惜,方劍雄遠在北京,近衛文麿也沒有帶刀的習慣,倒是米內光政抽出刀來,八嘎一聲之後,把一張桌子給砍成兩半!嗯,刀不錯!

印度之行無疑是失敗了,對華作戰迫在眉睫,這個時候誰敢說什麼中日和平,一定會被內閣這些大臣們報以老拳,打個鼻青臉腫的泄憤!

戰爭不可能說打就打,怎麼打?這是一個問題!擺在日本麵前的現實是,排名靠前20的主力師團,現在有18個在南洋。朝鮮和遠東的日軍,都是一些乙種師團不說,而且就兵力上比起中國還有所不如,裝備的問題就先不說了,也不好意思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