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按摩手法是指按摩者進行操作的動作,可以用手指、手掌、手腕、肘部以及身體的其他部位作用於被按摩者的體表,通過施以一定的力度,對其進行治療的手段。
按摩手法要求持久、有力、均勻、柔和,以達到滲透的目的。隻有熟練掌握各種手法,自如運用才能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手法生硬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甚至會產生其他的副作用。常用按摩手法如下。
一、按法
按法是指用手指、手掌、肘部按壓人體一定的部位或穴位,要求緊貼體表,逐漸用力深壓,並保持用力數秒鍾。
1.指按法
用大拇指或中指、食指的螺紋麵著力,逐漸用力下壓,並持續數秒,力度使患者產生酸、麻、沉、脹為度。
2.掌按法
用掌根、魚際、全掌、單掌或雙掌交互重疊按壓在所取的部位或穴位上,著力按壓並持續數秒,然後逐漸減輕力度,再重複按壓。
3.肘按法
肘關節屈曲,用肘關節部按壓,適用於肌肉較豐厚的部位。
二、摩法
摩法是指用手掌部或食指、中指、無名指指端羅紋麵著力於體表治療部位,同時手臂做主動擺動,帶動手腕、手指在體表治療部位做環轉摩擦運動的方法。
1.按摩法
食指、中指、無名指並攏,羅紋麵著力於治療部位,指麵在體表做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旋轉摩動。操作時應輕快,回轉頻率在每分鍾120次左右,用力先輕後重,平穩均勻,不可用力過大。
2.掌摩法
手掌伸直,腕關節微上翹,整個手掌平放在肌體的治療部位上,著力於掌麵,上臂做回旋運動,帶動手掌做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按摩運動。掌摩法用力應稍重,回轉頻率在每分鍾100次左右。
三、揉法
揉法是指用手掌、掌根、手掌大魚際、手指羅紋麵、肘尖著力吸定於肌體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上,做輕柔緩和的旋轉運動,以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一起運動的方法。
1.掌揉法
用掌根部著力於治療部位,以肘關節為支點,帶動前臂和手腕做回旋運動,腕及手掌帶動下麵的皮下組織一起運動,運動時腕關節放鬆,手掌吸定皮膚一起運動,手掌與皮膚不能發生摩擦運動,用力宜輕柔,頻率每分鍾在120~160次。
2.大魚際揉法
用手掌大魚際吸定於治療部位上,少用力下壓,帶動魚際下麵的皮下組織一起做輕柔的回轉運動,揉動頻率每分鍾在200次左右。
3.指揉法
用拇指、中指、食指、無名指的羅紋麵或其中的兩指、三指合用的指腹羅紋麵輕按在治療部位或穴位上,帶動皮下組織一起做輕柔的小幅度的環繞運動。揉動頻率每分鍾在100~120次。
4.前臂揉法
前臂回屈,用靠近肘尖部的前臂緊貼於治療部位上,帶動其下的皮下組織一起做小幅度的回旋運動,頻率每分鍾在80~100次。
四、推法
推法是指用手指或手掌著力於肌體一定的部位,緊貼皮膚,稍加壓力,速度平穩、緩慢、用力均勻,來回不斷地有節奏地直線推動。
1.拇指平推法
以大拇指羅紋麵著力,在經穴或部位上進行循經絡走向或沿肌纖維平行方向推進,要求肩部不要用力,上肢自然放鬆,沉肩、垂肘、懸腕、手握空拳,壓力均勻柔和地集中在大拇指指端,緩慢地向前推動。
2.四指平推法
以大拇指、中指、食指、無名指四指指腹用力於一定部位和經絡穴位上,四指協同做往返方向的推動,注意四指不可離開肌膚,連貫用力,往複推動。
3.掌推法
五指並攏,手掌用力緊貼在治療部位上,做向前的直線推動,須增大壓力時,用另外一隻手平放在其上使雙手重疊。
4.掌跟推法
用掌根部的大、小魚際著力於治療部位上,並向前做有力的推動,同時大、小魚際的肌纖維用力夾緊,做單方向的推動。推動時要連貫有節奏,不可用力不勻或過猛。
五、拿法
拿法是指用大拇指和其餘四指,或大拇指和食、中兩指對應形成鉗形,捏拿一定的部位,進行一鬆一緊,一提一放的操作。
用大拇指和其餘手指對捏住治療部位的肌肉或筋脈,將其向上提起,稍停再放開,力度可根據病情來掌握,速度也不宜太快,一拿一放要連貫柔和,以提拿時有酸脹微痛、放鬆後有舒適感覺為度。注意指端用力不可內叩,不可忽然用力或過於用力夾持肌筋,造成損傷,可以在提拿後進行適度的輕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