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縮性病變。飲食不當、服藥不妥、膽汁反流、過度吸煙、慢性疾病對胃黏膜的長期刺激、營養不良、胃酸缺乏、幽門螺旋杆菌、免疫、遺傳等因素皆可導致慢性胃炎。大部分患者可無明顯症狀。
【取穴及部位】推上腹部,掌揉上腹部,推氣海、關元穴,掌揉臍部,指揉足三裏穴,推背部膀胱經第一側線,拿肩井穴。
【推拿按摩法】
(1)推上腹部老人取仰臥位,您坐於老人的一側,以單手一指禪推法治療老人臍水平線以上的上腹部,緩慢地在此區域內移動,持續按摩10~20分鍾。
(2)掌揉上腹部老人與您的體位如上,您用單掌揉法治療老人的上腹部,以正中處為重點,持續按摩5~10分鍾。
(3)推氣海、關元穴體位如上,您以單手一指禪推法依次治療老人的氣海、關元穴,各持續治療數分鍾。
(4)掌揉臍部體位如上,您以單掌揉法治療老人的臍部,持續治療數分鍾。
(5)指揉足三裏穴體位如上,您以單指揉法治療老人的足三裏穴。先治一側,再治另一側,各持續治療數十下或百餘下。
(6)推背部膀胱經第一側線老人取坐位,您坐於或立於老人身後的一側,以單手一指禪推法治療老人的背部膀胱經第一側線處。自大杼穴起,至腎俞穴止,然後再返回至大杼穴處,如此往返治療5~7次。先治一側,再治另一側,移動須緩慢,手法應柔和深透。
(7)拿肩井法老人取坐位,您立於老人身後,兩手分別置於老人兩側肩井穴處,推拿二三十下。
二、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人體站立時,胃的下緣達至盆腔,胃小彎弧形最低點降至髂脊連線以下。胃下垂由多種原因引起,體型瘦長、肌肉不發達的中老年人,多次分娩而使腹直肌受傷的女性,長途行走或長時間勞動、運動的人都可能發生胃下垂。
【取穴及部位】推背部膀胱經第一側線,推中脘、氣海、關元穴,掌摩腹部,掌揉腹部,掌推腹部,指揉血海、足三裏、三陰交穴,指揉內關穴,拿肩井穴。
【推拿按摩法】
(1)推背部膀胱經第一側線老人取俯臥位,您坐於老人的一側,以單手一指禪推法治療老人背部膀胱經第一側線處,如此往返3~5次。一側治畢,再治另一側。
(2)推中脘、氣海、關元穴體位如上,您以單手一指禪推法依次治療老人的中脘、氣海、關元穴,於每個穴位處各持續治療數分鍾或十數分鍾。
(3)掌摩腹部體位如上,您以單手摩法治療老人的腹部,自上而下,然後自下至中,持續治療數分鍾。
(4)掌揉腹部體位如上,您以單掌揉法治療老人的腹部,先自上而下,然後自下至中,以中腹部為重點,持續治療數分鍾。
(5)掌推腹部體位如上,您以單掌橫向放置,四指並攏,拇指外分,使拇指與其他四指約成90°角;四指的指尖朝向老人軀幹的一側,拇指的指尖朝向老人的頭部,然後以單掌自老人的下腹部起,用力緩慢地推向上腹部,如此反複持續做數次或十數次。
(6)指揉血海、足三裏、三陰交穴體位如上,您以單指揉法依次治療老人同一側的血海、足三裏、三陰交穴,於每個穴位處各持續治療數十下或百餘下。一側治畢,再治另一側。
(7)指揉內關穴老人取坐位,您立於老人的前方或側前方,以單指揉法治療內關穴。先治一側,再治另一側,各持續治療數十下。
(8)拿肩井穴老人取坐位,您立於老人的身後,兩手分別置於老人兩側肩井穴。當右手做拿法時,左手放鬆;而左手做拿法時,右手放鬆。如此一拿一放,持續治療十餘下或二三十下。
三、腸胃氣脹症
胃腸氣脹症主要表現為腹脹、頻繁噯氣及矢氣。能引起胃腸氣脹症的疾病較多,吞氣過多、攝入的食物產氣過多、吸收不良,皆可導致胃腸氣脹症。
【取穴及部位】指揉三焦俞、大腸俞、關元俞、中膂俞穴,推天樞穴,掌摩腹部、掌揉腹部,指揉足三裏穴,指揉中府穴,拿肩井穴。
【推拿按摩法】
(1)指揉三焦俞、大腸俞、關元俞、中膂俞穴老人取俯臥位,您坐於或立於老人的一側,以單指揉法依次治療老人的三焦俞、大腸俞、關元俞、中膂俞穴。先治一側,再治另一側。於每個穴位處各持續治療數十下或百餘下。
(2)推天樞穴老人取仰臥位,您坐於老人的一側,以單手一指禪推法治療天樞穴。先治一側,再治另一側。各持續治療數分鍾。
(3)掌摩腹部、掌揉腹部體位如上,您以單掌摩法先治療老人臍水平線以上的腹部,再治療臍水平線以下腹部正中處,持續治療數分鍾。接著,用單掌揉法治療,以中脘及氣海穴處為重點,持續治療十數分鍾。
(4)指揉足三裏穴體位如上,您以單指揉法治療足三裏穴。先治一側,再治另一側。持續治療數十下或百餘下。
(5)指揉中府穴老人取坐位,您立於老人的身後,兩手同時以單指揉法治療老人的中府穴,右手治療老人右側的中府穴,左手治療其左側穴位,同時持續治療數十下。
(6)拿肩井穴體位如上,您右手置於老人右側肩井穴處,左手置於其左側穴位處。當右手做拿法時,左手放鬆;而左手做拿法時,右手放鬆。如此一拿一放,持續治療十餘下或二三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