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好,我是第三營千戶李陵。”
“大人好,我是第三營千戶方剛。”
“.....”
在軍營裏能夠騎馬的,一看就是一個大人物,在場的軍官都是人精,遠遠地看見陸稻就立正行軍禮。
“我是趙普元帥帳下的參謀,楊回。奉命來統領第三營,前往燕行山剿匪。”
說罷,陸稻高高舉起手中的符節,大喊道:“肅靜!”
話音剛落,原本還交談熱烈的士兵瞬間鴉雀無聲,筆直地站在原地,神情嚴肅地等待下一道命令。
“傳我命令,即刻奔赴戰場。”
......
由於燕行山地勢崎嶇,泗水國的騎兵沒有了用處,陸稻帶的人都是步兵,行軍速度自然就下降了不少。
高速行進了十天,陸稻帶著第三營來到了燕行山下。
陸稻四處望了望,指著不遠處的一個臨河平坦地帶說道:“命令將士們在那裏紮營。”
“是。”手下的千戶們回道。
把事情交代給下麵的人,陸稻騎著白馬,往著王兼將軍的營帳趕去。
第三營雖說是三千人,但三千隻是戰兵的數量,加上後勤的輔兵,人數大約在一萬以上。
陸稻騎著白馬,經過了黑壓壓的一群士兵,才來到了將軍的營帳之內。
借著衛兵的引領,陸稻跳下戰馬,手裏抱著頭盔,徑直地走進營帳之內。
“第三營指揮使,楊回前來報到。”陸稻單膝跪地說道。
”嗯,找個位置坐下吧。“
坐在首位的是一個穿著黑色盔甲的中年人,麵色黝黑,滿臉的絡腮胡顯得凶惡無比,眉頭緊皺,看著很是煩躁。
陸稻不知道王兼是誰,但看著營帳裏的布局,就能很明顯地認出來了。
王兼掃了一眼此刻帳內的幾位軍官,出聲道:“如今匪寇們龜縮不出,各位指揮使們可有破敵良策?”
燕行山雖說被民眾傳成是一幫流匪,但隻要是稍微熟悉情況的人,都不會把他們當成一群搶家劫舍的土匪。
燕行山十二巨寇互相以兄弟相稱,老大“孤狼”號稱擁眾十萬餘人,其餘的十一人,也都擁眾五萬人以上,十二人加起來,那就有著七十萬人左右。
不過這肯定是虛稱,是把所有老弱婦孺都加上了,真正能夠參軍打仗的青壯年,恐怕不足十分之一,但即使如此,還是很難對付。
沉默了片刻,第二營的指揮使走了出來,拱手說道:“大人,燕行山匪寇異常狡猾,我營將士曾多次深入山林中,但奈何地勢複雜,依舊無法有效作戰,以我之見,當今唯有一個上策,那就是圍而不攻。“
“我們隻需要切斷匪寇與周圍的往來,他們沒了外來物資的輸入,而燕行山本身就貧瘠,資源匱乏,隻要能夠堅持半年以上,那我想匪寇就會不戰而潰。”
此言一出,在場的軍官都紛紛點了點頭,出聲附和道:“下官也是這樣想的。”
王兼聽了屬下的報告,沉默地搖了搖頭,說道:“此計不可。”
“為什麼?”眾人不解。
“大王已經下了三道命令了,督促我們盡快結束剿匪行動,別說半年了,要是我們再晚兩個月回去,恐怕你我頭上的帽子都會被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