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兒科常見病征按摩(1)(3 / 3)

【按摩方法】(1)小兒取坐位,父母坐其對麵,以左手持小兒左手,右手依次清肺經、大腸、天河水各400次,退六腑500次,清心經、脾經各300次。(2)小兒仰臥位,父母以右手持小兒左腿,用右手拇指自湧泉穴向足趾方向直推100次。(3)小兒取俯臥位,父母位其一側,用推脊法施術5遍。

3.正虛邪陷麵色蒼白或青紫,口唇指甲青紫。

【取穴及部位】肺經、天河水、六腑、心經、小天心、膻中、十宣、精寧、人中、水底撈月。

【按摩方法】(1)小兒取臥位,父母用手依次清天河水、退六腑各300次;再補心經、肺經各400次。(2)小兒仍取臥位,父母用右手分別掐小天心、人中、十宣、精寧各3~5次。如掐法用後,小兒清醒,則不必再掐上述4穴。(3)用水底撈月法施術3~5分鍾。

4.正虛邪戀肺氣虛者麵色蒼白,動則汗出而喘,四肢欠溫,咳嗽無力,喉中疾鳴,輕度發熱。

【取穴及部位】肺經、脾經、三關、胃經、精寧、中脘、湧泉、肺俞、心俞。

【按摩方法】(1)小兒取坐位,父母坐其對麵,以右手持小兒右手,右手依次補肺經、脾經各300次,推三關300次,按揉精寧100次。(2)小兒取仰臥位,父母坐其一側,摩中脘5分鍾,按、揉足三裏50次。(3)小兒仍取仰臥位,父母用推法推湧泉100次。(4)小兒取俯臥位,父母先揉心俞50次,再揉肺俞100次。

七、小兒口腔炎

小兒口腔炎是指口腔黏膜的炎症。口腔炎多見於嬰幼兒,尤以營養不良或健康情況不佳的小兒多見。

1.心脾鬱熱口腔黏膜糜爛出血,可有假膜覆蓋,口舌生瘡,麵赤唇紅,煩躁不寧,流涎拒食,夜眠不實,口臭便秘,溲短而黃,舌紅少苔,脈滑數,指紋紫紅。

【取穴及部位】脾經、胃經、心經、小腸、腎紋、小天心、內勞宮、天河水、六腑、湧泉。

【按摩方法】(1)小兒取坐位,父母麵對小兒,用左手持小兒左手,右手依次清脾經、胃經、心經各300次,清小腸100次,揉腎紋200次,揉小天心、內勞宮各5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2)小兒取仰臥位,父母左手持小兒左腳,右手拇指自湧泉向足趾方向直推50次。

2.脾胃濕熱口起白膜,隨拭隨生,或口腔及口周多起水皰,密集成簇,哺乳啼哭,胃納減退,噯惡泛酸,喉中痰鳴,大便黏滯不爽,小便短赤,舌紅苔黃厚或厚膩,脈滑,指紋淡滯。

【取穴及部位】脾經、大腸、小腸、心經、胃經、少商、四橫紋、內八卦、天河水、六腑、膊陽池、天樞。

【按摩方法】(1)小兒取坐位,父母麵對小兒,用左手持小兒左手,右手依次清脾經、大腸各300次,清小腸100次,清心經、清胃經各300次,掐少商10次,掐四橫紋100次,順運內八卦5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按揉膊陽池100次。(2)小兒取仰臥位,父母位其左側,揉天樞100次。

3.氣陰兩虧口腔黏膜無明顯充血,但有白點分布,顴紅如妝,體弱食少,精神困倦,口幹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質淡紅,苔薄,脈細弱。

【取穴及部位】脾經、胃經、腎經、上馬、中脘、足三裏、湧泉、脊柱。

【按摩方法】(1)小兒取坐位,父母麵對小兒,用左手持小兒左手,右手依次補脾經300次,補胃經200次,補腎經300次,揉二人上馬50次。(2)小兒取仰臥位,揉中脘50次,按揉足三裏50次,推湧泉50次。(3)小兒取俯臥位,父母位於小兒左側,用雙手拇、食指自下而上捏脊5~6遍。

八、泄瀉

泄瀉是指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如水樣的一種小兒常見病,亦稱消化不良。

1.寒濕瀉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腸鳴腹痛,麵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長,苔白膩,指紋色紅。

【取穴及部位】脾經、三關、大腸、外勞宮、足三裏、龜尾、腹部、臍、七節骨。

【按摩方法】(1)以左手持小兒左手,用右手依次補脾經、推三關各300次,補大腸200次,揉外勞宮50次;然後摩腹5分鍾,揉臍5分鍾,接著按揉足三裏50次。(2)小兒取俯仰位,父母位其左側,用右手依次推七節骨200次,揉龜尾200次。

2.濕熱瀉大便稀水樣,或如蛋花湯樣,或有黏液,或黃褐熱臭,腹痛即瀉,急迫暴注。

【取穴及部位】小天心、一窩風、脾經、大腸、小腸、天河水、六腑、天樞、神闕、龜尾。

【按摩方法】(1)以左手持小兒左手,用右手依次揉小天心、一窩風各50次,清脾經200次,清大腸、小腸各2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2)用雙手食指與拇指分別捏天樞、神闕,均以周圍皮膚透紅為度。(3)小兒取俯臥位,揉龜尾100次。

3.傷食瀉大便稀溏夾有奶瓣或不消化的食物殘渣,腹痛脹滿,瀉前哭鬧,瀉後痛減,大便酸臭。

【取穴及部位】內八卦、四橫紋、天河水、中脘、天樞、合穀、大腸、板門、腹部。

【按摩方法】(1)左手持小兒左手,右手依次逆運內八卦50次,掐四橫紋100次,清天河水200次。(2)小兒體位不變,父母以右手依次揉中脘200次,摩腹5分鍾,按天樞30次。(3)左手持小兒左手,用拇指指腹揉合穀5分鍾,然後以右手清大腸200次,清板門200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