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號,王博從新疆烏魯木齊坐飛機到成都,然後從成都飛往拉薩。
7月7號早上,休息了一個晚上的王博,來到了慕名已久的布達拉宮。布達拉宮是西藏地區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宮堡式建築群,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宮殿。是心目中的最高的大型古代宮殿。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迭,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堅實墩厚的花崗石牆體,鬆茸平展的白瑪草牆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紅幡,交相映輝,紅、白黃3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築、層層套接的建築型體,都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布達拉宮是藏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
王博看著這座雄偉宮殿,心裏不禁湧起對華夏古代人民的崇敬,這是一座多麼偉大的建築啊!得浪費多少的人力、物力、財力啊!
中午吃過西藏機具藏民特色的酥油茶、糌粑、爆燜羊羔肉、火燒蕨麻豬,王博背上行李,再次啟程,目的地就是藏北高原。
花了500元租了輛越野車,王博下午兩點鍾出發,晚上7點到達納木錯。付了車資後,司機友好地微笑道:“王先生,下次你再找我的話,我隻收450塊!”
“謝謝大哥!如果有需要的話,我會的!再見!”
“再見!”
王博扛著帳篷朝納木錯門口而去,買了80元說完門票,就進入到了裏麵。納木錯地處被稱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屬於華夏五大湖區的“青藏高原湖區”。
在湖邊紮好帳篷,王博便開始了晚餐,麵包、蘋果、豬肉幹、火腿腸、牛奶,“嗝嗝”,王博打了個幾個飽嗝,然後把垃圾裝進袋子裏,然後跳進湖裏,自由自在地遊弋著,感覺自己渾身的毛孔無比的舒暢。
當王博回到帳篷時,一看時間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想不到自己已經遊了兩個多小時了。用毛巾擦幹頭發,然後開始拿出紙筆記錄起自己最近的感悟與體會,因為他要真正地創作了,想試試自己的音樂會不會受到歌迷以及樂評人的喜歡。
淩晨1點,王博終於眼皮打架,於是便開始睡覺,現在的他根本無懼高原反應與嚴寒了,全因武功達到了先天的境界。
第二天早上7點,王博起床了,收拾好帳篷,吃了點麵包,便開始遊覽納木錯的美麗風景了。
王博站在納木錯湖邊,這世界上最高最美的神湖讓人震撼,仿佛置身於一個藍色的世界。淡藍、淺藍、灰藍、寶藍、深藍以及深邃如墨一樣的藍黑,這由淺而深的藍色,藍得清澈,藍得豐潤,藍得迷人,似乎包容了世界上一切的藍色,整個靈魂都仿佛被純淨的湖水所洗滌。
一路走著,頭頂深邃而疏朗的藍天,與純淨的湖水渾然一體;遠處雄奇皚皚的雪峰猶如瓊樓玉宇,忽隱忽現;湖邊的草地猶如一張巨大的綠毯,無邊無際。清晨,湖麵霧靄茫茫,太陽升起雲消霧散,浩瀚無際的湖麵在清風中泛起漣漪。如此美景,讓王博不禁湧起了創作的欲望,一個個音符浮現腦海,於是拿出五線譜開始記錄著,一會兒終於滿意地把樂譜放回包裏。
這時王博想到其他湖看看,於是來到了紮西半島,是轉湖的必到之處,紮西半島上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地貌奇異多彩,巧奪天工。島上林立著無數石柱和奇異的石峰,有的似鬆柏,有的如象鼻,有的似人形,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島上還分布著許多幽靜的岩洞,有的溶洞狹長似地道,有的洞口呈圓形而洞淺短,有的岩洞上麵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裏布滿了鍾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