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心靈旅行4(2 / 3)

從紮西半島開始轉湖,前幾十千米的視野特別開闊,牛羊成群,風景迷人,但路途崎嶇,要經過大小十多條河流。經過嘎拉木山口,有很多的經幡、嘛呢堆,到巴裏村能見到很壯觀的牛糞牆。

隨後王博來到了納木錯大草原,一望無際的納木措草原,讓人感受至深的是藏北那種人跡罕至的壯闊雄渾。草原上動作敏捷的土撥鼠、悄然凝望的黃羊、活潑可愛的野兔都讓人感到一種大自然的親切。散落在草地上的一頂頂帳篷,升起的的一縷縷青煙,都給人以無盡的遐想。

遊覽完納木錯,王博走到了藏北高原阿裏地區和那曲地區交界處,有一片麵積達20萬平方公裏的廣闊地區,這裏平均海拔5000米,渺無人跡,被世人稱為“無人區”。這裏野生動物的樂園。當你在藏北無人區旅行時,常會見到一群群藏野驢、藏羚羊、黃羊、野犛牛群在高原上馳騁。

這一片廣大空闊的地區,讓感覺自己的心情倍感輕鬆,很多的煩惱暫時驅散了,因為這裏地無人煙,遠離了人世間的喧囂與名利,給人一種寧靜無為的感覺。

忽然王博看見了一大群藏羚羊約莫有幾百頭,藏羚羊,背部呈紅褐色,腹部為淺褐色或灰白色。形體健壯,頭形寬長,吻部粗壯。看到藏羚羊,王博就想起後世裏一部感人的電影《可可西裏》,《可可西裏》是路川執導的一部電影。影片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可可西裏巡山隊員為了追捕藏羚羊盜獵分子,保護藏羚羊和生態環境,頑強抗爭甚至不惜放棄生命的經曆。

一想起《可可西裏》,王博就想起那令人深惡痛絕的“沙圖什”的消費者,就是因為有了那些在歐美等地追求“高貴”時尚的人們,一條長2米、寬1米、重100克的“沙圖什”需要以3隻藏羚羊的生命為代價。

一想到華夏人為了利益就什麼事情都敢做,王博除了憤怒,隻有痛心,隻有悲哀,隻有無奈,現在他覺得有必要為藏羚羊做點什麼,為華夏的環境做點什麼,他決定投資拍攝《可可西裏》,電影後期配樂、監製、發行什麼都交給龍騰後期製作公司,而他主要負責配樂,而其他叫交給羅迪克了。

於是王博決定快點結束旅行,趕緊拍攝製作《可可西裏》,喚醒世界人們的保護意識。

之後他來到了念青唐古拉山,高高低低的雪峰,像水晶之塔烘托和環繞著這座神聖峰巒,在日月蓮花墊般的峻嶺上,立著一尊天鵝般的神馬,各種寶石鑲嵌在華貴的馬鞍上邊,具有金剛焰飾的大神,膚色白哲、麵帶微笑、三隻眼睛閃閃發光,雪白的長綢纏著他的頂髻。右手高舉裝飾著五股金剛杵藤鞭,左手拿著水晶念珠,身披白、紅、藍三色緞麵披風,以各種寶貝作裝飾,顯得年輕英俊而且威嚴。

這次西藏之行,自己真是受益匪淺,感悟良多,大自然之美在於保護,像後世裏很多景區利益熏心、不擇手段,以損害環境的代價來攫取大量的利潤,這就是典型的國人心態,隻顧眼前,隻顧自己,不考慮子孫後代的利益。

在山頂上過了一晚,早上練了一會兒李家拳,便慢慢下山了。

忽然王博看到了一隻形似獅子,形似狗的動物,“藏獒!這是藏獒!好漂亮,好威猛雄壯啊!”

這時王博聽見了“嘣嘣嘣”的聲音,然後大呼:“不好,雪崩!”,說時遲那時快,王博運起真氣,一股腦地衝向藏獒。

“吼吼”那條金色的藏獒嗷叫著,似乎在警告著王博。

不管藏獒的警告,王博一把提起了藏獒,然後飛奔離開,王博剛離開沒多久, 咋嚓一聲,勉強能夠聽見的這種聲音告訴人們這裏的雪層斷裂了。先是出現一條裂縫,接著,巨大的雪體開始滑動。雪體在向下滑動的過程中,迅速獲得了速度。於是“轟轟”,雪崩體變成一條幾乎是直瀉而下的白色雪龍,騰雲駕霧,呼嘯著聲勢淩厲地向山下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