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跟我學所有者權益的核算(1)(1 / 2)

4.1 所有者權益的概念

1.什麼是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是指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後的餘額。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留存收益三個部分。

2.什麼是實收資本?

實收資本是指投資者按照企業章程或合同、協議的約定實際投入資產的價值,是所有者權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設立的必備條件,也是企業從事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必需的基本資金。

投入資本與實收資本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麵,實收資本是投資者投資額在企業資產中的具體體現。實收資本具有兩方麵含義:

(1)實收資本代表企業資金的來源,表明企業創建時的規模狀態。

(2)實收資本也代表所有者對企業的初始要求權,是所有者投給企業的本錢,企業有責任對其保值和增值。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注冊資本製度,《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除國家另有規定以外,企業的注冊資本應當與實收資本相一致。因而,在投資者足額交納資本之後,企業實收資本應該等於企業的注冊資本。

3.什麼是資本公積?

資本公積是指投資者或他人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於投資者、並且投入金額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金。從法律上講,資本公積不是法定資本,不能核定在企業的實收資本或股本之內,但資本公積可以稱為“準資本”,可以按法定程序轉增資本。

資本公積不是由企業實現的利潤轉化而來的,它是由於資本(或股本)溢價、接受捐贈資產、股權投資準備、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等原因形成的,從本質上講應屬於投入資本的範疇。

4.什麼是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是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形成的淨收益的積累,包括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兩部分。

留存收益是指企業從曆年實現利潤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於企業內部的積累,是來源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利潤。在對稅後利潤進行分配時,一方麵按照國家法律的規定提取盈餘公積(包括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積金以及任意公積金),將當年實現的利潤留存於企業,形成內部積累,成為留存收益的組成部分;另一方麵向投資者分配利潤或股利,分配利潤或股利後的剩餘部分,則作為未分配利潤,留待以後年度進行分配。這部分留待以後年度分配的利潤,可以用於企業擴大生產經營活動的資金需要,可以用於彌補以後年度虧損,還可以留待以後年度向投資者分配利潤或股利。未分配利潤同樣成為企業留存收益的組成部分。

5.什麼是盈餘公積?

盈餘公積是指企業按照規定從淨利潤中提取的各種積累資金。企業提取盈餘公積主要可以用於以下幾個方麵。

(1)用於彌補虧損。

企業發生虧損時,應由企業自行彌補。彌補虧損的渠道主要的有以下三條:

[1]用以後年度稅前利潤彌補。按照現行製度規定,企業發生虧損時,可以用以後5年內實現的稅前利潤彌補,即稅前利潤彌補虧損的期間為5年。

[2]用以後年度稅後利潤彌補。企業發生的虧損經過5年期間未彌補足額的,未彌補虧損應用所得稅後的利潤彌補。

[3]以盈餘公積彌補虧損。企業以提取的盈餘公積彌補虧損時,應當由公司董事會提議,並經股東大會批準。

(2)轉增資本。

企業將盈餘公積轉增資本時,必須經股東大會決議批準。在實際將盈餘公積轉增資本時,要按股東原有持股比例結轉。用盈餘公積轉增資本時,轉增後留存的盈餘公積的數額不得少於注冊資本的25%。

【例4-1】甲企業經過股東大會批準,用任意盈餘公積2000萬元轉增資本,其賬務處理如下:

借: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20000000貸:實收資本200000006.什麼是庫存股?

按照通常的財務理論,庫存股亦稱庫藏股,是指由公司購回而沒有注銷,並由該公司持有的已發行股份。庫存股在回購後並不注銷,而由公司自己持有,在適當的時機再向市場出售或用於對員工的激勵。

簡單地說,庫存股就是公司將已經發行出去的股票,從市場中買回,存放於公司,而尚未再出售或是注銷。它的特性和未發行的股票類似,沒有投票權或是分配股利的權利,而公司解散時也不能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