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利潤表
1.利潤表有哪些內容?
(1)利潤表的內容。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利潤表的列報必須充分反映企業經營業績的主要來源和構成,有助於使用者判斷淨利潤的質量及其風險,有助於使用者預測淨利潤的持續性,從而作出正確的決策。通過利潤表,可以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收入實現情況,如實現的營業收入有多少、實現的投資收益有多少、實現的營業外收入有多少等等;可以反映一定會計期間的費用耗費情況,如耗費的營業成本有多少,營業稅費有多少,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各有多少,營業外支出有多少等等;可以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果,即淨利潤的實現情況,據以判斷資本保值、增值情況。將利潤表中的信息與資產負債表中的信息相結合,還可以作為進行財務分析的基本資料,如將賒銷收入淨額與應收賬款平均餘額進行比較,計算出應收賬款周轉率;將銷貨成本與存貨平均餘額進行比較,計算出存貨周轉率;將淨利潤與資產總額進行比較,計算出資產收益率等,可以顯示企業資金周轉情況以及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水平,便於報表使用者判斷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經濟決策。
(2)利潤表的結構。
常見的利潤表結構主要有單步式和多步式兩種。在我國,企業利潤表采用的基本上是多步式結構,即通過對當期的收入、費用、支出項目按性質加以歸類,按利潤形成的主要環節列示一些中間性利潤指標,分步計算當期淨損益。
利潤表主要反映以下幾方麵的內容:
[1]營業收入,由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組成。
[2]營業利潤,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即為營業利潤。
[3]利潤總額,營業利潤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即為利潤總額。
[4]淨利潤,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費用,即為淨利潤。
[5]每股收益,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已公開交易的企業,以及正處於公開發行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過程中的企業,還應當在利潤表中列示每股收益信息,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兩項指標。
此外,為了使報表使用者通過比較不同期間利潤的實現情況,判斷企業經營成果的未來發展趨勢,企業需要提供比較利潤表,利潤表還就各項目再分為“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兩欄分別填列。
3.利潤表各欄目數據如何填列?
(1)“營業收入”項目,反映企業經營主要業務和其他業務所確認的收入總額。
(2)“營業成本”項目,反映企業經營主要業務和其他業務發生的實際成本總額。
[1]“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反映企業經營業務應負擔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和教育費附加等。
[2]“銷售費用”項目,反映企業在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包裝費、廣告費等費用和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的職工薪酬、業務費等經營費用。
[3]“管理費用”項目,反映企業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發生的管理費用。
[4]“財務費用”項目,反映企業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籌資費用。
[5]“資產減值損失”項目,反映企業各項資產發生的減值損失。
發生勘探費用的企業,應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項目之間增設“勘探費用”項目。
(3)“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項目,反映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以及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等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投資收益”項目,反映企業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其中,“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項目,反映采用權益法核算的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投資在被投資單位實現的淨損益中應享有的份額(不包括處置投資形成的收益)。
(4)“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與其經營活動無直接關係的各項收入和支出。其中,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應當單獨列示。
(5)“所得稅費用”項目,反映企業根據所得稅準則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
(6)“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項目,應當反映根據每股收益準則的規定計算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