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像三聚氰胺一樣活著(1 / 1)

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其實是很容易變成“三聚氰胺”的。

前兩天,讀了五嶽散人一篇博文。散人的文章,我一向喜歡。這次讀得晚了點,也回應得晚了點,抱歉!

這篇博文,發表在新浪的博客上,題目叫《三鹿死的真是值得》,有點拗口。如果我寫,就叫《三鹿死得真值》。不過這沒有關係,不妨礙文章的好。可惜,沒有被推薦,而我以為是應該推薦的。理由,就是最後這段話──

由於三鹿在低端奶粉裏添加了三聚氰胺,這些結石寶寶的家庭比之其他家庭更要多承受一些痛苦與損失,當這些寶寶長大之後,他們會如何看待這個社會?如果他們心懷怨憤、像奶粉裏的三聚氰胺似的在社會當中生活著,其結果將是多可怕的一件事啊。

說得再明白一點,讓我看得驚心動魄的,其實隻有一句話──

像奶粉裏的三聚氰胺似的在社會當中生活著

我以為,這是2009年分量最重的一句。年終盤點各類言論時,不可以不收錄進去。

其實,我來說這事,倒不是有什麼社會責任感或曆史使命感。我,哪有這麼崇高!我隻是很自私地想到,如果我的孩子,或孩子的孩子,也吃了三鹿奶粉,會怎麼樣?我和我的家人,豈不也會像三聚氰胺一樣活著?這就連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談不上,隻能算是“由人之幼,及吾之幼”,將心比心而已。

當然,我的孩子,還有孩子的孩子,並沒有吃三鹿奶粉。我的孩子生得早,根本就沒奶粉吃,隻能吃奶糕。孩子的孩子,生得晚,大家都不吃三鹿了。但這決不等於我們就能額手稱慶、心中竊喜。躲過了三鹿,難道就一定躲得過四鹿、五鹿?沒有了三聚氰胺,就一定不會有四聚氰胺、五聚氰胺?所以,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其實是很容易變成“三聚氰胺”的──如果我們的社會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話。

不要以為誰能躲得過去。因為就算是大官、大腕或大款,也不能在自家院裏養頭牛來擠奶吃。就算能,那草、那水,也未必靠得住。就算你吃的用的都從國外進口,也保不住路上會掉包。就算這幾家幾戶保住了,全國那麼多人呢?都像三聚氰胺一樣活著?這就不能再往下想。再想,就成科幻片了,還是恐怖類的。

所以,這事大家都應該來管。最該管的,自然是政府。不過,政府需要提醒,而提醒是有用的。據說,由於日本人執著地提醒中國政府,日本媒體不斷問起“毒餃子”事件,中國輸日食品的合格率,竟超過了99%。

誰說咱中國人不行?

也就是要提醒罷了。提醒的最好辦法,我認為就是直截了當地問那些管事的人:你願意你的孩子,還有孩子的孩子,也像三聚氰胺一樣活著嗎?而且,我還建議,這句話最好刻在

“有關部門”的門口,讓那些“肉食者”抬頭不見低頭見,看他們還謀不謀!

2009年12月6日博文

補記:據2011年3月10日《南方周末》報道,全國政協委員、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捷生女士在兩會期間說,她也常常不敢外出吃飯,因為害怕吃到地溝油。

這可真是人人自危啊!

201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