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處處神龍教
幾年前,我在一家萬人規模的民營企業擔任內部商學院的負責人,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策劃和組織每周一次的前100名中高級管理人員學習例會。有一天,我們邀請了一位當時非常著名的領導力培訓專家到企業演講,兩個半小時的授課行雲流水、非常精彩,連董事長都聽得入神。培訓接近尾聲,這位專家發表了一番很有說服力的結束語,然後,瀟灑地鞠躬致謝。
接著,就出事兒了。因為,在他無數次的培訓經驗裏,這個必定有“彩兒”的地方,此刻台下卻鴉雀無聲。專家尚未從鞠躬的動作中完全恢複過來,就僵在台上了。每一厘米的身體語言都在無聲詢問:“怎麼了?怎麼了!”
說實話,當時我的腦子裏也是“轟”的一聲,因為我發覺我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事先忘記向這位專家說明企業的一個特殊規定:不—許—鼓—掌。
沒等我站起來主持後續的討論,董事長一個箭步躥上了台,發表了這樣一番講話:
歐老師,非常抱歉,剛剛的經曆可能給您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不過,請您原諒,我們公司有一個嚴格的規定,那就是“不許給台上的人鼓掌”。因為,在創業之前,我自己給別人當下屬十幾年,我深知台下的所謂“掌聲如雷”、“交口稱讚”是怎麼回事,這不過是一種精神賄賂罷了,大領導就認真鼓掌,小領導就意思意思。久而久之,大家也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對。但是,這種精神賄賂給管理者的腐蝕,甚至比物質賄賂還要嚴重,因為它會給管理者造成嚴重的自我認識的錯覺,分不清自己何德何能何優何劣,盲目自負。而這種被精神賄賂所培養起來的自大症不僅僅會影響管理者自己,讓他自視過高、被捧得不能承受生活和職業上的起起落落,更要命的是會影響他做決策和領導的方式,被人利用和誤導,我們的企業早晚斷送在一群自大症患者手裏。歐老師,您是外人,又是專門做領導力研究的,我知道您會覺得我們的這個規定太不近人情,但是,我的想法是:“為了永遠能看清真相,保持彼此間的真實,我們矯枉必須過正,為此在所不惜!”不過,今天我們的主持人沒有事先向您說明這個情況,非常抱歉,而且您的課程確實精彩,因此,我提議,我們破例一次,讓大家共同為您鼓掌,向您表示感謝!
在我的管理專業學習中,這段話,秒殺一切。這就是在管理上實踐了喬布斯所說的“虛懷若穀,不忘初心”。多年後,我與歐老師偶然相遇,我問他對這家公司的印象是什麼,他從牙縫裏擠出來一個字:牛!
遺憾的是,隨著這位董事長的退休,近年來我發現這條規定慢慢被淡化了。雖然沒有任何人敢於站出來說取消這個製度,不過,現任的領導者們也不太會公開阻止人們的“精神賄賂”。同期,這家公司的江湖地位也慢慢地萎縮了。不能說這兩者之間是絕對相關的,但依然值得深思。
《鹿鼎記》裏麵的神龍教主夫婦心狠手辣,唯一過不去的坎兒就是韋小寶說“每天早晚都要把敬祝教主和夫人仙福永享、壽與天齊的口號喊上幾遍,不喊就不舒服”。看時哈哈一笑,扭頭發現,神州處處神龍教,大多數組織裏都充斥著韋小寶這樣的投機高手和洪教主這樣的自大症患者。
以下都是我曾經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公司成員之間的語言交流:
場景一:某知識型公司的例會。“我不知道應該怎麼描述和表達我對總裁的感激之情,如果沒有總裁,絕對不會有我的今天,總裁改變了我的命運。”
場景二:某傳統製造企業的年會。“老板今天的發言太振奮人心了,高瞻遠矚,布局縝密,隻要我們不折不扣照著去做,我們就會所向披靡!”
場景三:某媒體單位的研討會。“總編,我覺得現在您的操作思路和對新媒體的理解已經超過了國內所有同行的想法,參加今天的會我覺得特別開闊思路,特別能學到東西!”
場景四:某女性老板請下屬吃飯。“老板,您對我們太關心、太體貼了,我們無以為報,您能允許我叫您一聲媽媽嗎?”
……
說實話,如果不是恰恰在場,我會認為寫劇本的人太瞎扯了。但是,這樣的“神龍教”戲碼卻是每天都在我們的管理環境中不斷真實上演著。我總是很懷疑,難道“教主”們真的樂在其中?他們多年的道行真的分辨不出這劣質的虛偽嗎?久而久之,我也學會了“聽音辨人”,兩個凡是:凡是能張口管老板叫爹叫媽叫哥叫姐的,必成叛徒;凡是說沒有某某某就沒有我今天的,必是小人。
如果你作為一名領導者,還有殘存的一絲理性和上進心,那麼,請出手拆毀任何可能滋生“神龍教”的窠臼吧:
自己首先不說違心話,不做過頭的奉迎;
當眾製止你的下屬對自己的誇讚和表白,明確告訴他,要和你一起工作,就永遠不要當麵奉迎,以此警示其他人;
留心你的下屬是否有洪教主情結,務必在第一時間,在私密的環境中一對一地指出,自大症的早期治療是很簡單的,不過,如果不及時糾偏,進了三期則必敗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