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 章 雜選和靈寶玉鑒摘抄(1 / 1)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年年月月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你來過罷我登場。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彈指之間便以萬年。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食物製作的本質就是通過各種手段使某些東西變的可以食用。或者各種東西改善味道。如加熱消毒易消化,加各種調料使口味變好。

每個人先天帶來的都是有限的,當這些耗完的時候也就是一個人命終的時候,食物最大的作用之一是補先天和後天不足。除非到達辟穀,引用宇宙間的能量,不然食物是擾不過的。修道到一定程度,消耗越來越高,飯量越來越大,不想浪費太長時間吃飯,這時候需要自己懂藥性,這也是發神農本草上篇的原因,我初期是人參靈芝一起煮,每天2根人參,在加少量食物,每個人的體製不一樣,最終所選的吃的也不一樣。不能照著我的硬搬,最終還是要自己懂藥性,總不能老指望別人給你做飯吃。每次吃飯吃幾個小時

武功。一是功的修煉,及真氣,內力,二是對這些東西的運用,和力的運用。如萬物的組成和運用,如人體的結構運用,什麼地方強,什麼地方弱,該打擊什麼地方,該防禦什麼地方,哪些東西能放大自身優勢,哪東西能彌補自身劣勢,練武其實就是練道,和練對道的運用。將自己一生練進去,練自己的道比什麼都重要。習武中人最忌諱沒有自己的道,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為什麼存在,一生如浮萍。沒有自己的道要抓緊找,你為什麼而活而存在。如果明天就死了,你今天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你如何能到,如何能守護住他。

靈寶玉鑒摘抄

一、當明靈寶者,即元始祖炁。其初溟津大梵真炁,自無而有,一切有象有形,皆由是氣而生成,所謂成象成形者,又各有是氣也。亦儒家所謂一物一太極也。故人受中以生,則亦各有是氣焉。祖之為言先吾父母而生者也。於我身求之,則父母未生之前,此氣在何處。我身內之父母,複是何物。我由而生,所謂無相之我,又在何處。當如此究竟,然後入無出有,與道合真。

二、當明元始敷落五篇,赤書玉字,八威龍文,經法中一應符篆,皆始於此。學者當究其妙,則其功用如經所雲。

三、當明《靈寶經法》皆

出於混洞赤文。混者,二五合凝之未兆也。洞者,無色無淵之謂也。由是而化生諸天,開明三景,五文開廓,普植神靈,變化無窮矣。

四、當明《靈寶經法》乃萬法之宗。自五劫開化之後,三洞四輔諸經諸籙,總而三十六部,支而萬八千篇,故自老君流傳於世,靈寶之品獨多。

五、當明人之有生,無極太極。吾其性二氣五行,吾其體一點靈明。炯然

不昧者,則合性與知覺,謂之心也。學者當常常存其心,養其性,明則為命世之聖賢,幽則為遺世之神仙,濟利幽明,特其餘事耳。

六、當明靈寶妙用。如太極真人曰:常於太極握樞機,動靜神珠照幌帷。就裏分明靈寶現,如懸黍米在浮黎。然後隨所運用,變化無窮矣。

七、當明省身悔過,念道思真,毫發邪念不留於心,視聽言動常如對越。

八、當明真修實踐,日積陰功。凡遇月月失昏,星宿錯度,四時失序,陰陽不調,疫毒流行,兵革四興,水旱蟲蝗等,皆當依經旨修禳,以母負玉宸道君之垂訓,自然優入道域,與道合真,身得神仙,亦分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