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是寶藏,“通脈”須趁早(1 / 1)

凡事宜早不宜遲,初入機關的年輕人,如果你篤信拓展人脈資源能夠為成功保駕護航,那就要利用年齡的優勢和蓬勃的朝氣,從現在開始,踐行拓展人脈資源的每一項基本原則和重要步驟。正因為年輕,你不僅有在實踐中摸索總結的時間保障,也有失敗了從頭再來的機會。同時,許多領導和前輩從提攜後進、栽培晚輩出發,也會給年輕人更多進入公務人脈圈的機會,即使你表現得不盡如人意,也會得到寬容和指正。假如你錯失了從進入機關第一天起就創建自己公務人脈圈的時機,那麼等到自己已不再年輕,有了一定的資曆和職務時,才恍然大悟,意識到人脈資源的重要,就太遲了,這時再開始建立人脈關係就很難保證人脈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隻有充分認識自己才能戰勝自己。年輕人剛到機關工作,難免有性格弱點或不良習慣,這在很大程度上會製約自身的成長。一般關係的同事看在眼裏不會多說什麼,而這些弱點和缺陷又可能導致你日後出現大的差池,付出慘痛代價。如果你從進入公務圈起就有意識提前一步建立起自己的人脈圈,有一些可以分享體會和交流思想、具備機關工作經驗的朋友,就會對你未來的發展很有幫助。一方麵他們可以啟迪你的智慧、糾正你言行的不規範之處,另一方麵,你也可以與人脈圈裏的人比較,或者在與他人的交往中逐漸了解到別人眼中的自己,進而掌握真實的自我。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公

務人脈圈的人員構成背景相似、素質較高,每一個人都是初入機關的年輕人學習的標杆和榜樣。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更可以免費地學習成功的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從而少走彎路、少做無用功。

當然,作為初入機關的年輕人,想一下子就擁有廣泛的人脈是不現實的。一般我們提到人脈極廣的人,腦子裏總是會浮現出年紀很大、官位很高的人的模樣。誠然,現在位居一定職位的人,在官場經營多年,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廣泛的機會,自然擁有可觀的人脈。但是,我們年輕人完全可以未雨綢繆,樹立創建人脈的意識,從20多歲開始就努力構建自己的人脈。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我們的身邊就有一些年輕朋友,勤勤懇懇、廣開“人源”,與優秀的人結交,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建立了自己的人脈。

我有一位年輕的老鄉小衛,大學畢業之後,就進了部委機關的主要業務司工作。平心而論,小衛隻是一名普通的機關人員,畢業於普通的高校,工作業績也不是出類拔萃的,但是,他能夠認識到人脈資源的重要性,從上班起就積極搭建自己的人脈關係。

小衛所做的事情也不複雜,就是在各種場合努力做好服務工作。因為年輕,我們老鄉聚會時,他總是願意承接一些端茶倒酒、迎來送往等雜七雜八的事情。有的時候,大家周末吃吃飯、唱唱歌,玩到夜裏一兩點鍾,他總是細心照顧大家,活動結束時把醉酒的人一個一個送回家,平常大家有個小支使,他從來不埋怨,一定盡心盡力,包括給年齡大的老大哥、老大姐打印個稿子、送個票什麼的。

做這樣的事情一開始不起眼,但時間長了,大家就覺得他是這個圈子裏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了,大家對他越來越倚重,他的人緣也就越來越好了。

大家心裏都明白,這些細小的事情,大多是小衛犧牲了個人的時間來完成的,一件兩件沒什麼,一年兩年都堅持做可就顯出他是個有心的人了。我們很多老鄉想要做什麼事情或組織什麼活動的時候,都喜歡讓他來幫著張羅。慢慢的,他就在圈子裏建立起了非常大的影響力,成為我們同鄉裏的一根線,總是能把不同的人串起來,在各種場合裏遊刃有餘,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同,甚至能做到我們這些老同誌也做不到的事情,讓我們心裏非常佩服。

最近,關於小衛的好消息是,他已被破格提為副處長了,年齡優勢凸顯,仕途前景一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