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體交流,“說好首句話”(1)(1 / 1)

小稱呼,大講究

稱呼是日常見麵的最基本的禮節,它反映了人與人之間遠近親疏的關係,以及對他人愛憎分明的態度。得體的稱謂是愉快交談的前提,從社會經濟學的角度來講,稱呼映射出一個人的地位與教養;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稱呼體現了彼此關係的親疏。在公務圈裏,恰當得體地使用人物稱謂,能夠縮小雙方的心理距離,使交際順利進行。初入機關第一天,恰當地稱呼同事和領導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稱呼得妥帖,不僅可以處理好與同事、領導之間的關係,而且可以為自己贏得不少印象分,為個人發展營造一個好的環境。稱呼錯了,對方雖然麵上不動聲色,但私下輕者可能與同事議論下你的不懂規矩,嚴重了說不定心裏暗暗不爽,給你重重地記上一筆。所以,不要把稱呼當作一件小事情,而是要根據機關的環境和特點,仔細觀察,用心稱呼,爭取在第一時間稱呼好領導同事,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下麵幾點,可供朋友們參考借鑒:

1.問清楚再稱呼

初入機關,稱呼別人是一件小事情,但以小見大,可以通過稱呼觀察一個人的心思縝密程度,因為你稱呼別人準確與否,

反映著你的綜合素質。稱呼越準確、具體,就顯得對他人越尊重。有人不禁會說,我人都不認識,怎麼準確稱呼別人啊?問題就在這裏。年輕朋友初進機關,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不一樣的,有的人眨眼之間就能恰當地稱呼別人,有的人就隻能在別人和自己說話時傻笑。在機關裏,稱呼有時是不容易一下子搞清楚的,那當別人和你說話的時候,你不妨有禮貌地問一下:“請問我怎麼稱呼您?”千萬不能憑自己主觀臆想而稱呼對方,免得失禮。問清楚再稱呼,這樣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方法,由於初進機關的陌生感,許多年輕朋友都不太注意或者不好意思去問,這一點心理障礙是要破除的。在準確的同時,要注意對別人的尊重,應該多說“您”,機關裏的稱呼不會因為太客氣而顯得生分,“您”這樣的稱呼,既有禮貌,又不失尊敬,是要經常掛在嘴邊的。

張鵬進入部機關第一天就在稱呼上出了個小情況:他考的職位所屬人事司(機關黨委)的老幹部處,第一天上班需要填張簡單的表格,處長交代其中兩位是退休的副部長。張鵬認認真真地填好了表格並傳給老幹部,並特意在級別欄工整寫上“副部級”。結果下午老幹部就找上門來了,原因是兩個老幹部是“副部長級”,而不是通常稱呼的“副部級”。張鵬請教領導才明白,原來副部級是行政級別,但不一定擔任副部長職務,副部長級是指行政職務,是副部長或相當於副部長,在中央國家機關裏,兩者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我後來到地方出差,也偶爾聽到有人把“副廳級”糾正為“副廳長級”,這樣的細微差別,別說張鵬,就是在機關工作時間很長的同誌,如沒有遇到類似情況,也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差別。這也提示年輕朋友,小小稱呼裏麵大有乾坤,對待稱呼要十分慎重,萬不可莽撞。

2.正確運用常規叫法

機關裏對於領導的稱呼是非常嚴謹的,這似乎是一種天然形成的內在規則。年輕朋友剛進機關,對職位清楚的人,直接稱呼他們“姓+頭銜”,如李科長、王處長、劉局長、孫主任等等。要注意,見人寧可高喊,不可低叫,小科員被“誤”稱為處長也是笑嘻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