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朋友給我講過,前幾年一個年輕人剛進他們機關的時候,就顯得比別人精明,人也比較精幹,精氣神十足,令大家眼睛一亮。===三味書屋www.3vbooks.com===結果,小夥子在稱呼上還真是讓幾個同事不舒服了好一陣子。原來這個小夥子稱呼別人的時候,預先作了一番調查,對大部分同誌的職務都比較清楚。結果,遇到小黃的時候叫“黃副處長”、遇到主任科員小朱就“朱科長”,搞得這些同誌十分尷尬。因為在他們單位,科員基本上沒人稱呼職務,稱呼處長的時候也從來沒有正副之分,小夥子自作聰明,卻給幾個同事留下不太好的印象,好長一段時間都比較尷尬。在這裏需要提醒讀者朋友的是,除了上述這種特殊的機關環境外,在稱呼上,要注意“就高不就低”,科員、調研員類非領導職務稱處長,巡視員類非領導稱司長、局長、廳長都是沒有錯的,絕大部分人是不會在意你“給他們戴個高帽子”。
3.慎叫老師或師傅。據觀察,初入機關的年輕朋友,特別是學生朋友,對於不清楚職位的同事,喜歡稱“老師”,這可能是在學校叫慣了。在他們的觀念裏,在單位叫老師就跟在外麵叫警察叔叔一樣不會出差錯。對於這個,年輕朋友是要注意的,能不叫老師,還
是不叫的好。
初入機關第一天的魏菁,下班後在電梯裏遇到了一個人,看起來像是領導,小魏不知道應該稱呼他什麼,當時電梯裏就他們兩個人,不打招呼總覺得太不禮貌了,但是到底應該叫對方什麼,在心底糾結了很久,最後對著領導說了一句——老師好。這一句莫名其妙的“老師好”把這位領導叫得很尷尬,從他的表情裏,小魏就知道這個稱呼有多失敗。在雙方都愣了幾秒之後,領導應了一聲,才算把這個尷尬的局麵給緩和過去。過了幾天,單位開全體職工大會,主席台中間坐著的,正是那天小魏在電梯裏遇到的人,原來是單位裏的一把手。估計平時大家都稱呼他的職位,很少有人叫他老師,所以當時他也愣了一下。小魏現在才明白,這個稱呼不能一股腦兒往上套,叫個“領導”也比叫“老師”好啊!
此外,在有些單位,對於司機或者其他工作人員,有的會稱“師傅”,年輕朋友在這方麵也要注意,別人在單位時間長了,有可能叫得,但你不一定叫得。“師傅”是對有技藝的人的尊稱,對工人、理發師、廚師等稱師傅是恰當的,而對工作人員就顯得不合適,聽起來也讓人感到別扭。年輕朋友第一天進機關,容易碰上打雜的事,如領導會說:“你和陳師傅開車去送個文件。”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那個被稱作師傅年齡比較大,你不妨試探性地稱叔叔,如果年齡比你稍長,不妨稱哥,最好不要貿然稱師傅。
4.不要急於用親昵的稱呼
有些機關單位環境比較寬鬆,相互稱呼比較隨意。有的領導見到比自己年齡小的下屬,都叫小弟、小妹,而遇到比自己年齡大的下屬,則稱呼對方為老兄、老姐,這些稱呼可以拉近同事之間的距離。在一些單位,同事關係比較輕鬆,可以直呼其名,在相熟的同事之間,可以私下裏用些昵稱,稱呼上級也可以用“頭兒”“老板”“老大”之類的。但年輕朋友第一天進入機關,切不可急於運用這樣親昵的稱呼,比如一個有職務的女性領導,你第一天叫處長,效果一般會比稱“××姐”要好。作為新人,理性的尊重會讓領導感覺你是個成熟的人,叫“××姐”可能大家會覺得你的近乎套得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