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不踩鞋,慢跟不掉隊(3)(1 / 1)

老蔣不缺房,本不想趟這趟渾水,但一來二去,還是被忽悠得坐不住了。===三味書屋www.3vbooks.com===這幾天私下找不到廳長,索性白天跑到廳長辦公室,以老戰友的身份代表大家去和廳長擺事實講道理。漸漸地,兩個人的聲音調門越來越高,語氣也越來越激烈,終於,廳長憤怒地拍了桌子:“老蔣,你知道咱們廳還有多少無房戶嗎?還有多少年輕人擠在宿舍和筒子樓裏嗎?你知道省機關管理局對這次分房作出了違規就收回的規定嗎?我幾套房子?你天天往我家跑,我幾套房子你不清楚。老戰友啊老戰友,你就是這樣支持我工作的?!”門開了,老蔣頹然地走了出來……

“慢跟不掉隊”的竅訣在於和領導保持適當距離,但絕不能把自己排除在領導的視線之外,否則就有掉隊的危險。我曾經曆不同層級的黨政機關,實事求是講,站隊現象是客觀存在的,站隊又俗稱跟人,朋友都笑稱這是機關裏的“機關”。

當然,我們所說的站隊,並不是基於利益或人事爭鬥而形成小團體。大部分情況下,站隊是在一個機關集體中,由於領導所處的崗位和個人魅力而形成的對下屬的影響力,表現在情感方麵,就是下屬內心對領導權威的敬畏與服從,屬正常工作範疇。事實上,有的領導對一些細節比較在意。例如,他安排的工作,下屬是不是能夠抓緊落實;他提出的意見建議,能不能得到擁護和貫徹,等等。初入機關的年輕人,最苦惱的問題之一,莫過於不同的領導對同一項工作任務、同一份文稿有著不同的要求,甚至意見相反。聽這

位領導的,怕那位領導不高興;聽那位領導的,又擔心這位領導不舒服。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一籌莫展。

對於上述困境,年輕人的最佳方法莫過於“慢跟”。也就是說,要與各位領導保持適當的距離,盡量與多位領導保持平衡關係,以工作本身為出發點,多考慮事的因素,少考慮人的因素。如果領導之間意見分歧過大,可以開誠布公地向自己的直接上級彙報情況,請示處理,切勿自作主張,厚此薄彼。

剛進入機關的年輕人,還有一種錯誤的傾向——急於表露自己的情緒,這是非常不好的,須慎重對待。機關中的領導幹部,性格千差萬別,有的對人比較熱心,喜歡幫助年輕人,願意解決年輕人遇到的實際困難;有的為人嚴謹,對工作要求嚴格,經常批評人;有的不願意表露真實想法,天天誇獎新人而不提出改進的意見建議。有些年輕人感情用事,對幫助自己的人非常愛戴,時間稍長,就與領導稱兄道弟,儼然以領導“自己人”的身份出現在同事麵前。而受到批評時,就滿腹委屈,懷恨在心,有意與領導疏遠。這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朋友們要明白,領導幫助你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是對你的關心和愛護;領導指出你工作中的失誤,更是有助於你快速成長。切不可因為心理上的感受不同,把領導分了三六九等,那樣的話,最終受傷害的一定是你自己。作為剛進入新單位的年輕朋友來說,一定不要過於功利地去攀附領導,更不要因為領導的一些具體事情而過早地將自己劃入哪個圈子。

現實生活中,黨政機關一些連續幾屆班子都擔任要職的官員,盡管最初外界都知道他們有某個高層人物栽培關照,和高層人物的關係也非常鞏固,潛意識裏總是把他們劃入某個小團體。但不管風雲如何變幻,形勢如何嚴峻,甚至連剛進入政界時的後台老板早已垮台或是失去了發言權,所謂的小團體也已灰飛煙滅時,這些人的政治地位仍然屹立不動,政治生命依舊長青。原因無他,就是懂得掌握“度”,善於在既定圈子內建立人脈而已。他們成功做到了既圍繞服務核心人物、又精心構建社會關係支持係統,自己在這個支持係統裏不斷積累和經營人脈資源,搭建根深葉茂的生存發展環境,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即使一個點弱化消失了,還有很多其他點在支撐著事業的平台;一條樹根萎縮死亡了,還有健康龐大的根係在滋養參天大樹的生長。所以說,跟著人走,路會越走越窄,跟著人脈走,路才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