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變“同勢”(2)(1 / 1)

年輕朋友剛到一個處室,如果能夠很快進入角色,贏得處長副處長的好感,他們可能會在別的司局和外單位的同事來辦事時,主動地介紹一下你,“這是我們處剛來的小×,我們今年從千軍萬馬中選出來的,×**學院畢業的小夥子,很能幹也很踏實,領導以後多關心多支持啊!”短短幾句話,就能讓別人對你有個初步的好印象。換句話說,如果你在一個處裏工作好幾個月了,別的司局常來辦事的還不知道你姓甚名誰,處長副處長也懶得主動介紹你,別人隻知道××處的角落裏坐著個剛來的年輕人,更搞不清楚是什麼來路,你就要高度警覺了。必須認真審視自己是否忽視了與同事的溝通交流,同事關係是否已經亮起紅燈,是否已經到了屋頂滴水必須修補的階段了。

以上幾點能夠說明同事對建立人脈圈的重要意義,那麼,需要重視哪些要點,才能實現與機關裏同事們的和諧相處呢?根據多年機關工作經驗,現總結以下幾點供年輕的讀者朋友參考借鑒。

分工不分家,團結不結黨

與同事相處最重要的是搞好團結合作。團結合作的秘訣是:協調不包辦,團結不拍馬,保密不保守,溝通不結黨。

同事是你的競爭對手,更是你共同奮鬥的夥伴和成功的搭檔。機關裏同事關係融洽的部門,也往往更有戰鬥力更出成績,幹部成長的機會也相對多些。年輕朋友初入機關,一

定要把握團結同事這個方法,以事成勢,在與同事的團結協作中建立良好人脈。在機關工作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會和同事們身處一個戰壕,共同完成上級交辦的一些急難險重的任務。這時,如果你能展現高超的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團隊精神,並能勇於承擔和奉獻,將會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中的有些人惺惺相惜,很可能成為你人生道路上的貴人,在有合適機會時積極推薦你,還有可能認同你的人品能力,與你保持共進退的長期合作關係。沒有什麼比長期共事更能展現一個人的品質、能力和才華了。

李建是某司局的一名普通職員,但他凡事勇挑重擔,刻苦鑽研業務。剛進機關時,所在處室因為同事病假、出國、培訓等原因,人手十分緊張,工作擔子又很重,基本就是他和處長兩個人天天忙到華燈初上才能拖著疲憊的腳步回家。在這個過程中他在各方麵都經受了磨煉,配合處長順利完成了那一階段的所有任務。處長也因為業績出色,被提拔到辦公廳當副主任,適逢辦公廳編製空缺,原處長極力爭取,將他從原來的邊緣司局調到辦公廳任職。此後,此君有機會天天出現在部領導視野範圍內,加上原處長有意提攜,近期他又被新任副部長選為秘書,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

要提醒初入機關的公務員注意,與同事團結合作要防止形成小圈子,立山頭,結黨營私。這是領導非常忌諱的。公務圈其實是一場借力遊戲,你借我力,我借你力,互惠互利,互相借力。但要謹記,在這個圈子中不會有100%的朋友,依附可以,但不可攀附;做盟友行,卻不要做死黨。盟友,有利則盟,無利則散,利反則成仇敵;死黨,死了還是朋黨。人在公務圈,尋找的應該是盟友,而不是朋黨。再親近的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否則死會一起死,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把你拽進河裏!當然,有的人會和同事之間存在競爭關係和利益衝突,要實現真正的密切協作難度很大。但這時我們不妨在緩和利益衝突上主動一點,以真誠友好的態度充分示人以善意,向他表明競爭歸競爭,我方采取公平競爭方式,即使失敗也正確對待,大家不要因此互相敵視、反目成仇、背地挖坑。既要自我保護,也要爭取在其他方麵和競爭對手保持良好的關係,不要有意無意地做一些可能惡化雙方關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