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同事”變“同勢”(3)(1 / 2)

競爭不鬥爭

和同事相處,要有陽謀,不能用陰謀,要正確認識競爭,正確對待競爭,堅決反對為了利益,不擇手段與同事算計來算計去。在現代社會中,競爭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每個單位都有晉升、提薪的機會,而在眾多的同資同級人中,晉升誰,提誰的薪,或者說誰得到提薪,其實就靠個人表現,這便出現了競爭。當然,這對公務圈的人際關係方麵也是一個小小的挑戰。小任剛進部委,就充分認識到了同事之間的競爭關係,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在這些同事中脫穎而出。於是,他不但自己天天加班加點,領導不走,他即使忙完工作也不走,一定要讓領導看到自己在加班的樣子。此外,對於同事,他也是提防再提防,唯恐有什麼好事被同事爭了去。自己比同事進步一點,就洋洋得意,同事得到領導的表揚,他就暗地裏詆毀,搞得大家很煩。小任有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即辦公室的門總是開著,和同事說話的時候,餘光總是瞄幾眼走廊,一有領導動靜,他就馬上跳出去對領導笑臉相迎,請示彙報工作,完全不顧一邊同事冰冷的眼光。時間長了,同事們自然對他敬而遠之,當處裏開始提拔副處長的時候,他民主投票倒數第一,很長時間在同事間抬不起頭來。

同事之間,既是合作的夥伴,又是個人發展的競爭者,兩種角色之間,要把握一個恰當的平衡,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競爭中總有失敗者,何必那麼在意呢?又何必為了此名此利而不擇手段,費盡心機呢?既然沒能獲得,還可以退而修身長智,下次再爭取。同時,這也需要你平衡競爭與人際交往的關係,並非是隻有競爭而沒有和諧的關係,兩者並非是矛盾的。擺正了心態,就不會狹隘於某一個職位而使你的人際關係受到影響。

吃點小虧要淡定

我們常講忍讓,它包括忍耐和謙讓兩層意思,是內涵豐富的為人處世技巧。忍讓是無奈時的智慧選擇,是急風暴雨中的修養體現,它絕不是一味退縮和消極沉默,而是蓄勢待發和意誌力的磨煉,實際上也就是讓時間、事實來表白或證明自己。在機關與人交往時采取忍讓的態度可以讓很多事情“冷處理”,可以擺脫相互之間無原則的糾纏和不必要的爭吵,可以讓爭執的火山爆發後迅速降溫冷卻。中國幾千年的曆史之所以反複強調忍讓,如小不忍則亂大謀,百忍成金,一忍百事成、百忍萬事興,吃虧是福,退一步海闊天空等,聽起來似乎老生常談,實質卻是人際關係的深刻提煉和總結。

由於大部分初入機關的年輕同誌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缺乏體驗忍讓吃虧的環境,整個學習階段潛移默化的也是爭強好勝的教育,所以吃點小虧也很難忍受,非要把是非短長說清楚,或者采取很激烈的應對措施。這樣做往往會給自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因為你什麼事都要以理服人,到最後反而會被誤解為以職位服人。這裏不是要求你遇到任何事都唯唯諾諾,任人宰割,而是在同他人產生衝突,當前部分利益受到損害時,著眼長遠和根本利益,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小事上學會忍耐謙讓,吃點小虧,看起來好像挺憋屈的,卻很能鍛煉自己克己的能力和修養,逐漸地變得豁達從容。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自然界裏,那些動不動就怒發衝冠的動物,大都是一些弱小的類別,為了自我保護不得不早早地做出劍拔弩張的樣子,反觀大象、獅子等有實力的龐然大物,相對淡定得多,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不出招。所以,遇到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時,我們可不要模仿那些氣勢洶洶、血脈賁張的小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