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琉璃盞拿給綠綺,她很快給我帶回消息,說是竇良人很是喜歡,邀我去王府暢聊。
在唇角點上大黑痣,我便再次到達代王王府。
竇漪房這次看起來比之前更加清麗,氣色好了許多,她遞給我薄荷茶,笑道:“利老板,真沒想到月氏會有如此美麗的物品,真可謂大飽眼福。”
我笑著說道:“世間寶物千千萬,隻是需要人去探索,去發掘,月氏離大漢也不算過遠,卻很少有商人前去那裏,可見人們慣性害怕未知的事物。”
“利老板,你說的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匈奴當年對月氏進行殺戮,月氏本來距離長安城很近,隨即向西邁進,其中有一分支隊伍叫貴霜部落,更是跑到遙遠的西域,大漢不願跟匈奴交惡,於是商人減少來往,逐漸地,那裏就被人遺忘了。”
竇漪房從小喜歡聽路人講述奇聞軼事,這件事還是一個過路商人,到茶水鋪歇腳的時候,說道的。
我微微一愣,月氏跟匈奴原來早有恩怨,難道是因為燕墨雲的父親在那裏當質子,受人虐待了不成?
“利老板,這等寶物可贈予太後幾顆,她老人家如若喜歡,這代國貴婦也會跟著喜歡的。”竇漪房出著主意,她的話語正中我的心意,我便順水推舟,讓她帶我去見太後。
薄姬正在祠堂修仙,她的一生信奉道家學說,隻希望自己能夠在晚年得到神力,像留侯張良那樣,仙風道骨,不枉一生。
當聽聞奴婢通報竇漪房帶一個商人在外求見時,她麵露不悅,這位嬪妾,平時懂事乖巧,怎麼今日卻如此不合時宜,在她清修的日子上前打擾。更何況,她實在不喜商人,於是她沒有出屋,讓竇漪房和利淩霄在外麵等了一個時辰。
我並不覺得尷尬,做生意嘛,哪能那麼容易,有些挫折,也是常事。都說好事多磨,隻要能促成生意,再等兩個時辰我都樂意。
終於,薄姬出屋了,她隻是餓了,到了用晚膳的時間,看到院子裏站著兩位姑娘,竇漪房亭亭玉立,而另一個姑娘更是婀娜多姿,為這小小庭院,增添了一抹明媚。
她邁著細碎而優雅的步子,走到竇漪房跟前,道:“跟本宮一起用膳。”
“諾。”竇漪房拉著我,一起去偏屋吃飯,此時的薄姬被夕陽籠罩著,身上鍍了一層金光,我忍不住將她瞧了一眼。
曆史上,這位低調的太後,能夠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扶持兒子登上皇位,可謂是劉家子弟與呂氏家族鷸蚌相爭後的漁翁,是笑到最後的人。她在曆史上隻是寥寥數筆,因此我越發好奇。
薄姬似乎感受到我的目光,她朝我這邊一瞥,居然看到霞光下,這位女商人的藍色瞳眸。
此女,不祥。
薄姬立刻停住,神色不寧地看向竇漪房,道:“本宮身體略感不舒服,你且讓你的朋友回去吧。”
竇漪房上前摻扶著薄姬,關切問道:“太後可是熱氣不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