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裝傻,給對方一個展示的機會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有這樣的感慨:很努力、很認真、很負責任地做每一件事,卻未必使人感激,招人喜歡。
小雯是個做菜高手,嫁到夫家,自信滿滿地為全家燒出滿桌的佳肴,她以為自己做得很好,沒想到婆婆給她的臉色越來越難看。過了一年,她的小叔子也結了婚,新娘子連荷包蛋都沒煎過,她以為,婆婆這下子應該知道她的好了吧!沒想到,婆婆竟然比較喜歡新媳婦,怕她不會做菜,餓壞了,總特意下廚做東西給新媳婦吃,還眉飛色舞。小雯覺得委屈死了,為這個家貢獻那麼多,結果到頭來還不如什麼都不會做的弟媳婦!
案例中的婆婆之所以不喜歡小雯是因為小雯的到來讓她感覺到了威脅,自己一直在家中照顧丈夫、兒子起居飲食的成就感和優越感一下子被剝奪了。
同樣道理,在人際關係的溝通和處理上,我們往往都太急於表現自己,做好自己,這樣難免會壓抑了別人。誰都希望自己被別人認可,就算是極為謙遜的人,也希望大家知道自己的不凡之處。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是“愛表現”的,凡事不能隻顧自己不顧別人,在適當的時候,要勇於“裝傻”“扮弱”,給別人一個表現的機會。
小李做事很幹練,頗得上司的賞識,工作不到幾年,職位就不斷上升,很快便成了經理助理,小李歡欣鼓舞,認為自己可以大顯身手了。有一天老板叫她帶幾個人去異地談判。小李一合計,一行好幾個人,坐大巴不方便,到目的地後人困馬乏,會影響談判效果;打車吧,一輛坐不下,兩輛費用又太高。還是包一輛車好,既經濟又實惠。
主意一定,小李就來到了上司的麵前:“老板,我想了一下,我決定包一輛車去!”話剛說完,小李就發現上司的臉“黑”了下來,他生硬地說:“是嗎?但我認為包車太奢侈,你們還是買票坐長途車去吧!”這時,小李怔住了,她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議竟然被打了“回票”。
同樣一件事,小王來到上司麵前說:“老板,現在我們有三個選擇,互有利弊。我做不了主,您經驗豐富,幫我作個決定,好嗎?”老板聽完小王的利弊分析後,很爽快地說:“包一輛車去吧。”
措辭不同,導致的結果也截然不同。要知道,在職場中,上司最重視的就是決定權,他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下屬代他們作決定,小李說的“我決定包一輛車”一語,對她的老板來說,自然就犯了“以我為主”的忌諱。而小王給老板留下了“指導空間”,讓結論由老板來下,小王“包車”的目的達到了,老板還會覺得小王做事謹慎,很會恭維人。
鄭板橋把“難得糊塗”視為一種人生境界,的確,“裝傻”“扮弱”“裝糊塗”也是一門藝術。
在你工作過程中,盡管你知道某個案子是某某背後給力,才辦得如此成功,但是你可以裝糊塗,待到同事聚餐或是K歌時,你就可以趁機拋出一個問題:“上次王總那事,不知道是誰辦的,真是漂亮!”對方聽到你這麼問,心裏必是欣喜的,自己道出事情的始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他一邊陳述,一邊在向旁人炫耀,這件事是他辦的,而且很漂亮。他的表現欲得到了滿足,得益於你的引導,一定會對你感激涕零。
在做某個項目的過程中,領導提醒“錯誤千萬不能犯”,這個錯誤你已經注意規避了,這時你如果說“不用擔心,早就處理好了”,領導隻得悻悻地走開了,難免有點自我炫耀、駁了領導麵子的嫌疑。如果你說“馬上處理,幸虧領導提醒”,那就給領導留下了發揮的空間,領導會很高興地現場指導你一下:“嗯,這個要這樣這樣……”領導的能力一下就凸顯出來了,對你的信任程度也會隨之節節高升。
如果你陪同老板去洽談業務,當對方問及關於你老板私生活的傳言會不會影響公司聲譽時,你若是回答不會,那無疑是坐實了你老板的傳言,但你又不能給肯定答案,這時你不妨裝傻,巧妙地避過這個問題,“張總一向注意個人作風問題,我們全公司都相信張總一定能處理好這件事”,既肯定了老板的人格,又避免了直麵回答對方的刁難。接下來就是老板表決心的時刻,拿什麼表決心,自然是誇讚自己的能力,還會對你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