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3)

太子風流脫盡離愁換鞍馬

女兒多情洗去鉛華逐流臣

卻說這朱允文晚上跑累了,到第二天日上三杆了還在沉睡。睡夢中,卻見明眸浩齒的香菱嫋嫋婷婷地走來,她伸出纖纖素手,拉著他走進一個所在:但見眼前一片花山樹海,漫漫的伸開來,一眼望不到邊;四處裏早鶯爭啼,老蟲低呤,燕子翔回,蝴蝶翩舞,一派豔陽春風,蕩漾的連人的心兒都化了。這朱允文本是少年人情性,況且又深深地戀著她,於是也就顧不上別的,上前一把抱住香菱,巴巴的就要給她寬衣解帶。誰知道這香菱卻不像往日般順從,她忽然換上了另一付嘴臉,蛾眉倒剪,杏目圓睜,她一把推開歪纏的朱允文,沉沉的說:“不是你們朱家害人,俺還不至於這樣。到現在弄得俺名節不保,拋屍異域,卻怪誰來。”說著話,凶巴巴的作勢便要撲上來。朱允文剛想解說自己心中的衷曲,傾訴一番思念之情,卻被一片打門聲驚醒,原來卻是南柯一夢。屋外,幾名太監堵著門傳旨,說皇上讓皇長孫馬上登殿。

原來,昨晚朱允文去祭墓,驚動了王禦史,倒把這位老於世故的老頭兒難住了。不給皇上報告吧,又怕事後皇上知道了吃罪不起;報告吧,又明知皇長孫是少年人心性,作不得真,這樣做未免小題大作。思前想後的一番計較,他終於還是選擇了報告皇上的一著棋。第二天,當他在朝堂上抑揚頓挫地念完自已的奏折時,朱老兒勃然大怒。他命令幾位太監立刻把朱允文叫來。

對朱老兒講,剛才王禦史的報告,把他驚出了兩手冷汗;他不敢想像,他的寶貝孫子遇上壞人該怎麼辦,他不能接受那樣的事實,更不敢想像這件事可能帶來的後果。他甚至後悔自已不該為了皇家的體麵而作出處死香菱的決定,以至於弄的這個癡情種子去冒險夜祭。事實上,皇家子弟玩一兩個女人有什麼希奇,這早成了見怪不怪的事,那裏還能認什麼真。他老朱深有體會,他隻是怪自已這個少不更事的孫兒,不顧自已的萬乘之尊,而涉難犯險,去祭奠那個下賤的女人。

不一會,那位粉團玉琢的孫兒就跪在了丹墀之下,帶著哭音哀求不要責罰他。朱老兒看見孫子,忽然就把一腔怒氣化作了無限慈愛,臉上浮現出愛意,聲音更溫和了許多;但為了防止出現更糟糕的事,這位皇帝老兒還是鄭重其事地責備一番,然後親自下旨,著禦書房太監們限製皇長孫外出,閉門讀書三個月,這三個月中,除了後宮,那裏都不準去。

這道聖旨一下,把這位天性好動的少年限製在後宮的深牆大院,每日裏對了那群須發皆白,話必“子乎也者”的老頭兒念什麼《三墳》、《五典》;讀什麼《易經》、《春秋》;說什麼“齊家、治國、平天下”。把個生性好動的皇長孫變作籠子裏的鳥兒,整日裏對著書本發愁,看著牆壁發呆。這朱允文前一兩天倒沒去亂跑,第二三天也還勉強得過,第五六天就開始如坐針氈;好不容易熬到七八天頭上,這位皇長孫可就蠢蠢欲動了。

這天剛上完課,朱允文就跑出那個象牢房一樣的書房,穿門開戶的在後宮亂跑起來,不知不覺的竟來到禦花園裏。但見巨石嵯峨的假山下、小亭邊,一位淡裝素裹、豐韻依舊的半老徐娘,正憑著朱紅的欄杆看水裏的魚兒遊戲。朱允文被她優雅高貴的姿態吸引,兩隻腳也就不由自主的邁向欄杆邊那位少婦的身邊。

卻說那婦人聽得腳步聲,抬起頭來,卻見是皇長孫,便忙忙的行起大禮來。一邊自報家門,卻原來是自已父親的小妾;雖然天生的千般嬌媚,百種風情,卻因是未亡人,隻能空鎖寂寞、坐等珠黃。

這朱允文本是性情中人,又見這女人本非凡物,心裏早泛起一片柔情蜜意來。他就著拉那女子起來,兩片嘴唇貼到那女子臉上;兩手一使勁,那個帶著香味兒的身子便被擁進他懷裏。

那女子是過來人,也不拒絕,隻是燕語鶯啼地悄聲說:“皇長孫不要心急,待俺方便方便再來侍侯。”說著話還輕輕地丟給他一個媚眼兒。

朱允文見她這樣講,隻好放開她,卻又急迫地說:“你可快點來,別讓我久等了。”

那女人應了一聲,匆匆地離開了朱允文。

卻說這朱允文按捺著一腔欲火,磨拳擦掌地等著那女子到來,卻是久候不至,心裏憋著的那股火兒卻把他燒的焦渴難奈。正在這時,就見對麵的角門打開,幾個年紀不大,卻楚楚動人的宮女帶著一片“格格”的笑聲,你追我趕的跑出來,跑到假山邊。

朱允文怕驚了她們,便隱在假山上偷窺。但見兩個年令稍大的宮女狂追著一個身材苗條的宮女,前麵那位被追急了,便跑到假山上藏身,正好鑽進朱允文藏身的石隙中。後麵兩個少女沒瞧見她已躲起來,便大呼小叫地繼續跑了過去,消失在假山後麵。

縮在裏麵的朱允文沒有被少女發現。他瞧了瞧這位宮女,但見她十四五歲年紀,長得嫋嫋婷婷的身材,膚白如脂,麵似桃花,雲髻高聳,素服低垂,傅粉薄施,黛眉半斂,活脫脫一個美人兒模樣。於是,趁著她向外張望的當兒,悄悄的從後麵拉住她的手。

這宮女吃了一驚,回頭見是皇長孫,便輕輕吐了口氣,用一隻雪白纖長的手摸摸胸口,嘴裏嬌聲說:“是你呀,嚇死我了。”

這時,朱允文細細地看那宮女,卻不由吃了一驚,原來這宮女長得酷似香菱,隻是稍顯年輕。於是,他便拉著女孩兒問起了究竟。

這宮女名叫翠兒,父母全在準揚,是叔父把她騙出來賣進宮裏的,現在宮裏王夫人那裏當差。這翠兒年幼,剛剛過了十三歲生日,因而整日裏想父母卻不能一見,寂寞難耐,便同著小夥伴們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不想卻鑽進這裏;說著話,翠兒便落下幾滴瑩瑩的珠淚來;猶似帶雨的梨花,把個多情的皇長孫看的發癡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