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讓盜墓者垂涎不已的帝王陵墓(2)(2 / 2)

位於八百裏秦川腹地的陝西渭北山地,蘊藏著自然界鬼斧神工造就的山川靈秀。在這群優美峻秀、巍峨峭拔的錐狀山峰中,分布著數十座中國漢唐帝王的山陵,給三百裏的渭北山原形成了一道蔚為壯觀的風景線。其中,位於陝西幹縣城北的梁山因埋葬著中國曆史上一位叱吒風雲的女人而蜚聲中外,唐代其他皇帝的陵寢和乾陵一起圍繞京師長安成扇形。

從古都西安驅車,沿312國道西行約70公裏進入幹縣境內時,極目西北方向,就會看見蒼茫煙雲襯托著三座挺拔峻峭的山峰,呈北高南低之勢,聳立於茫茫蒼穹之下,遠望就像一位新浴之後的少婦披著長發,頭北足南,仰麵躺在藍天白雲之下,這就是梁山,是有“曆代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稱的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與其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地——乾陵。

乾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合葬陵。裏麵埋葬著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公元684年,曆時23年才修建完成。乾陵是目前已知保存最完整、文物儲藏最豐富、而且沒有被盜的帝王陵墓,被稱為埋在地下的“世界第九大奇跡”。

乾陵修建於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氣勢雄偉壯觀。乾陵位於陝西鹹陽市幹縣城北6公裏的梁山上,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製。梁山是圓錐形石灰岩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麵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據史書記載,陵墓原有內外兩重城牆,四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宏偉的建築物。勘探表明:內城總麵積240萬平方米。城牆四麵,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計537級台階,其台階高差為81.68米。走完台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兩旁現有華表1對,翼馬、鴕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東為無字碑,西為述聖記碑。有王賓像61尊,石獅1對,周圍還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陝西巡撫畢源為高宗所立,原碑已毀,現在這塊碑是清乾隆年間重建的。此碑右前側另一塊墓碑,是郭沫若題寫的“唐高宗李治與則天皇帝之墓”12個大字。另外在南門外有為高宗皇帝和武則天歌功頌德的《述聖記碑》和《無字碑》二通以及參加高宗葬禮的中國少數民族首領和友好國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國曆史上,陵前石刻的數目、種類和安放位置是從乾陵開始才有了固定製度的,一直延襲到清代,曆代大同小異。

乾陵陪葬墓共計17座。計有太子墓二(章懷太子李賢、懿德太子李重潤),王墓三(澤王李上金、許王李素節、彬王李守禮),公主墓四(義陽公主、新都公主、安興公主、永泰公主),大臣墓八(王及善、薛元超、楊再思、劉審禮、豆盧欽望、劉仁軌、李謹行、高侃)。1960~1971年已先後發掘了永泰公主、章懷太子、懿德太子、中書令薛元超、燕國公李謹行等5座陪葬墓,出土珍貴文物4300多件。其中有100多幅絢爛多彩的墓室壁畫,堪稱中國古代瑰麗奇絕的藝術畫廊,《馬球圖》、《客使圖》、《觀鳥捕蟬圖》、《出獵圖》、《儀仗圖》等壁畫,不僅對研究唐代繪畫,而且對研究唐代建築、服飾、風俗習慣、體育活動、宮廷生活、外事往來等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