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0章 讓盜墓者垂涎不已的帝王陵墓(3)(2 / 2)

一是“功德無量說”,說武則天認為自己功高德大,甚至於不能用文字來表達。在武則天看來,自己雖是女人,但自己的才能絕對高於高宗,她扶植寒弱,打擊豪門,發展科舉,獎勵農桑,在她的統治下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所以她認為自己政績斐然,彪炳史冊,功績遠非一塊碑文所能容納。因而,武則天留下空碑一座,以示自己功蓋過世。胡戟在《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中也曾指出“這座名聞於世的無字碑櫛風沐雨,千餘年來昂然挺立,它似乎象征著武則天對自己一生事業的信心,是有意留下空白,任憑世人評說吧!”

二是“左右為難說”,說武則天想到自己死後和高宗合葬,無論稱呼自己是皇帝還是皇後,都很難落筆。若碑文刻上“大周天冊金輪聖神皇帝”,這讓高宗情何以堪,而且李唐子孫定也不能接受;若刻“則天大聖皇後”,那時對自己的貶低,而且武則天也確實做了16年“大周”皇帝。所以她思前想後,最後決定“一字不銘”讓後人評說吧。還有說武則天改朝後內心愧疚不安,一心想在自己死後將江山歸還唐氏。但由於自己稱帝的這段經曆,使她對自己死後的境遇沒有信心,更害怕世人責罵其篡位之罪,因而留下無字碑借以自贖。

三是“自知之明說”,說武則天一生聰明機警,常做驚人之舉,立無字碑,意在千秋功罪讓後人評說。這種說法與前一種說法恰恰相反。武則天忙碌一生,有值得肯定的一麵,但是也有該否定的地方。麵對錯綜複雜的政治局麵,她能力挽狂瀾,顯示出了非凡的政治天賦。但是在其統治後期,政治卻日益腐敗;加之“篡奪王位”和民間所謂的“荒淫無度”,或許武則天也知道自己罪孽深重,碑文的褒貶對她來說都是難事,於是“立無字碑”是非常聰明的舉動,“是非功過”留待後人評說。

乾陵的巨大魅力不光在於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合葬陵,更在於它體內珍藏的無價文物瑰寶。關於乾陵地宮是否被盜和它體內的珍藏一直是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