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遺失的靈魂:樓蘭古墓群盜掘滄桑(1)(3 / 3)

樓蘭文明的消失無論是對中國還是世界,都是一種遺憾,然而遺憾過後,人們又不得不加以反思。戰爭、幹旱、氣候變暖、瘟疫,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在現今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生存環境逐漸惡化。那麼人們是否可以以樓蘭為戒,對自身的行為加以適當的反省,以絕後患?

古人雲:“今之於古也,猶古之於後世;今之於後世,亦猶今之於古也。”樓蘭留下的“人與水的記憶”是一段慘痛的曆史。不過,看一看今天的羅布泊,看一看塔裏木河下遊大量因缺水而衰敗的胡楊林,就不能不讓人擔憂,我們留給後人的將是什麼樣的曆史呢?

樓蘭古墓難安寧

樓蘭王國曾經有著非常強盛的曆史,並且也深受漢族厚葬文化的影響。他們的墓葬中很多都有豐富的陪葬品。於是,位於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邊緣的樓蘭遺址就成了眾多中外探險家以及盜墓賊向往的地方。

樓蘭古墓最典型的是“太陽墓地”。這種墓葬因形狀酷似太陽而得名。古墓中間是由木樁圍成的墓穴,外圍有若幹木樁圍成的7個同心圓,這些木樁同時形成以墓穴中心為端點的若幹條射線,呈太陽光芒放射狀。

在我國新疆的許多地方都流傳著塔克拉瑪幹沙漠周邊的許多沙漠裏埋有珍寶的故事。還流傳著一些恐怖的傳說,比如沙漠中有一座古城,裏麵滿是金銀,但如果有人撿了金子,就會突然刮起黑風暴,或者遭受無數野貓的襲擊。還會有幽靈叫著拿了金子的人的名字,引他走向沙漠深處。這種恐怖的傳說的確對當地的人有一定的震懾作用,在一段時期內並沒有當地人敢踏進沙漠去盜墓。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文物販子徘徊在人們的周圍,拿著大捆的鈔票吸引著他們。在這些墓葬中盜得的幹屍隻要在當地一轉手就可以賣7萬元,若是偷運出國更是可以賣到100萬元的高價。於是,就有人經不住金錢的誘惑,開始了盜墓活動。盡管沙漠似乎被古樓蘭人下了咒語,也不斷有人因盜墓而喪命。但是,這些並沒有嚇退接踵而至的盜墓者。每到夏季,許多人就牽著駱駝進沙漠尋寶。

令人遺憾的是,經過千年等待,樓蘭古城等來的不是人們對它的高度保護,隻是越來越多的盜墓者手中的鋤頭。

1901年3月4日到10日,斯文·赫定雇傭農民在樓蘭城中13處遺址內隨意發掘,取得了大量漢五銖錢、精美的漢、晉時期絲織物、玻璃器、兵器、銅鐵工具、銅鏡、裝飾品、料珠,陀羅風格的木雕藝術品。具有極高史料價值的漢晉木簡、紙質文書即達270多件。隨斯文·赫定而至的斯坦因又發掘了大量文物,僅漢文文書就達349件,不少文書有紀年,最晚的紀年為晉建武十四年(330年),其他還有不少盧文,一件栗特文。日本桔瑞超在這裏獲得了漢文文書44件,其中最著名的當推國內外史學界十分熟悉的西域長史李柏寫給焉耆王的信稿。如此豐富的文物資料,極大地推動了樓蘭史的研究。後來,考古學者在樓蘭城內發現了晉代漢文木簡、大量漢代錢幣、羅馬風格的玻璃器、漢式陶甑、一枚貴霜錢,在城郊漢墓中發現了大量來自黃河流域的絲綢織錦,也有西亞風格的毛布。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和它所創造的文明一消失就是1500年。尤其是那個3800年前的白種“樓蘭美女”及巨大的太陽型墓地古墓溝的發現,將人們對初發現樓蘭的驚喜引向深深的疑問:樓蘭文明從何而來?樓蘭的白種人從何而來又消散到了何處?一係列的未解之謎隻有等待樓蘭的更多的發現,但盜墓的洗劫之後還會留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