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偶遇(1 / 2)

雖然這李府是李綿陽和張思銳的婚房,但實際上,黃長休是除了那些工匠最了解這個房子的人。肖世嘉呢也算熟悉(因為他負責了設計),但遠比不上黃長休,畢竟黃長休可是李府的總督工,建設的全過程他都有參與。

這洞房在北麵,得到晚上才輪得到新婚夫婦入住。張思銳被吩咐的丫鬟帶去了東邊的廂房,黃長休則帶著李綿陽去西邊的廂房,李府很大,雖然規格是按照原先的肖府設計的,但是黃長休請來的師傅們因時而變,做了許多改動。

若說起來,黃長休家應是京城最富的商人了。黃長休父親黃申的家族專營珠寶玉石生意,傳承了好幾代,與朝中不少達官貴人也都結識,並且生意往來十分頻繁。除此之外,黃家還是皇商,皇宮裏與玉石相關的物件很多都是他們家負責製作的。黃長休的母親是潭王樊征寵愛有加的長公主,名叫樊軼。樊軼在樊樂昌皇帝五十大壽那天生下了黃長休,皇帝樊樂昌高興,便賜予了黃長休等皇子身份,讓他以後都能像真正的皇子一樣穿黃色的衣服,也可以自由地進出皇宮(即便後來樊樂昌駕崩,黃長休的這些特權也依然被保留著)——有這些資本,黃長休見識過的榮華富貴絕非一般人能夠匹敵,所以由他督造的李府自然會顯得格外的大氣。

“來,這邊走。”

黃長休老是嬉皮笑臉的,不像是平易近人的姿態,而是一種滑稽可笑的模樣。周圍人與他相談時也多是笑容可掬,那都是被他逗的,即使是本性嚴肅之人,在他的感染下,也變得更加幽默了,肖世嘉便是如此。

李綿陽家境普通,母親在張洋府中做仆人,不過張夫人待他們不錯,每月給李母的銀兩總是比其他人多一些,還供李綿陽也去張思銳所在的私塾上學讀書。李綿陽沒有見過太多花花世界,倒是書中那些道理他學得很是透徹,孔孟之學最是他的強項,先前考過了院試和鄉試,成績都還不錯——大概正是因為這點,張洋才看得上他。不過在歐陽存眼裏,李綿陽還是太渺小,隨意動一根手指也能把他欺負得不成樣子。書生意氣在權勢麵前永遠是那樣不堪一擊。

李綿陽看著陌生的宅邸,眼中充滿了震撼——對於得到這些,他感到意外。他從沒想過走出那間屬於他的小院,他讀了這麼多書,考了這麼多試,隻為的是未來可以當個小官、吃飽飯,不用再受別人的欺負,具體怎麼過,他腦海中是一片空白。震撼之餘,他在想,自己隻是一個小小的書生,功名未成,如今卻有了不符合成就的生活,這是僥幸。這種僥幸令他感到不安,因為僥幸的感覺永遠來自於一種可能,那就是自己的命運被別人掌握了,自己的結局不是自己決定的。他想也許以後自己要做一個更大一點的官,不隻是吃飽飯這麼簡單,他應該成為一個配得上這個府邸這麼大的官。

“哎,李兄,發什麼愣呢。”

黃長休從廂房門口折返過來,拍了拍李綿陽的肩膀:“你先在這兒休息,要是有問題呢,就叫小菊來,她就在門口站著,我就先去玩了啊!”

黃長休人走出去了,聲音還留在房間裏——他跑得還挺快。

李綿陽坐在凳子上有些拘謹,潛意識裏,他認為這不是他的家,他的一言一行都感到不自在。

黃長休在府中招呼客人,李綿陽家的人脈太窄,即使把他從小到大見過的所有人都叫來也難湊滿五桌;張洋人脈廣,但是大多都因為一些原因不方便前來。所以黃長休自己叫了很多客人,“種類繁多”——陽春樓裏和他一起沾花惹草的紈絝子弟,路上見著的半生不熟的外地人,小巷裏賣燒餅、包子的大媽大姨老爺爺全叫上了。還算熱鬧,就當黃長休請他們來吃頓飯,這樣也免去了李綿陽挨桌敬酒的麻煩了,不過這樣也挺好,小巷裏的神廚們為了感謝黃長休的好意,順便擔起了做飯做菜的任務。於是婚禮的閑暇,一場美食節在李府隆重舉行。

“誒,黃兄,在陽春樓可是好久沒見你了,原來是在替人操辦婚禮啊。”

“哎哎哎。”黃長休湊近了說:“你別說出來啊,去陽春樓這種高雅的事就別往外說了嘛。”

“是是是,怕被你爹回家狠揍一頓是吧。”眾人皆笑。

這來者也是京城中的富貴公子,好幾個湊一塊,坐在長廊上搖花扇。

“我那邊還有幾個客人,就不多奉陪了哈。”

“那你先去忙吧。”

送走黃長休,那幾個人又繼續聊些花間趣事。

黃長休為了確保沒有客人被遺漏,所以又傻笑著站在門口迎客——傻笑是他表現禮貌的一種簡單的方式。

看見大門口站著兩個身著素衣、少年模樣的人抬頭看門匾,黃長休以為是叫來的誰,卻又回憶不起來——萬不能失了待客之道,黃長休緊趕慢趕向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