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條高低震蕩、不斷延伸的走勢中,可以看到無論怎樣的大起大落,無論經曆多久的牛、熊轉換,但總的發展趨向是螺旋型上升的。在這條由無數條K線交替組成的曲線中,可以看到無論產生多少財富神話,無論激起多少悲歡離合,一切都會過去,這條曲線顯示的是潮漲潮落的自然規律,更體現的是“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社會發展規律。這條曲線在無限的延伸中不停地敲打著所有投資者有限的人生。這條曲線所含有的深刻內涵,不是人人都能領悟的。
黑格爾有段話說的是一個10歲的孩子和一個50歲的老人同喝一杯茶,又同說了一個“好”字,然而這同一聲讚歎、同一個“好”字卻包含著截然不同的含義。10歲的孩子隻是覺得解渴,而50歲的老人,是喝了很多茶後,將對茶的質地、對水的質地及對茶道的經驗融合在一起,在細細品味後,方得出一個“好”字。我們對股市、對人生不能像10歲的孩子那樣用一個“口”字來簡單地表達,用一“口”隻能是吃、喝、吹、唱,隻能簡單地了解事物的表象,隻有用三個口字組成的“品”,才能去體味、去領悟、去品味其中極為豐富的內在價值。人生百味能品幾何?《金融投資報》在一篇采訪報道的前言中,寫我“身處股海,勤奮不輟,鎮定自如,抄底逃頂,屢屢成功預測,著述豐厚,素有股市理論家之稱,這便是葉國英--一位用心去品味股價走勢的人”。我始終認為,股市的規律與自然規律、人生規律是一脈相通的,所以,我做股票就像在講究茶道,我寫文章就如抒發感悟,將自然人文與股市水乳交融,將世態冷暖與股市脈息相通,以品味股市的心境去揮寫有品味的文章,與有品味的投資者共同品味股市的甜酸苦辣、共同品味這條奔騰不息永無止境的股市曲線。
品味人生
“人生百味,能品幾何。少小磨難,曆盡坎坷。布衣粗食,餐風宿露。”這是我掛在居室客廳中自題詩上的幾句話。我8歲時父親病故,家裏一貧如洗,所有的積蓄全花在父親的醫藥費上。母子相依為命,靠替人洗衣、擺香煙攤維持生計。少年的我幾乎所有的星期天、節假日全用在掙錢上。記得小學一年級的整整一個暑假,我在馬路邊賣茶水,一分一杯,從早到晚總共賣了600多杯,掙了6元錢交了學費。古人雲,男兒有淚不輕彈。之所以能不輕彈,是因為真正領略了流淚的滋味。但是,我在成為男兒前,也曾經流過三次淚,至今銘記在心,難以忘懷。
第一次是上小學時,一次端午節的早晨,我早早起床,拿著母親編織好的蛋套和虎頭鞋上菜場去叫賣。這一天必須盡快賣掉,因為過了端午節蛋套就失去了價值。終於我以降價的辦法,將所有蛋套都賣掉了,我帶著窮人孩子早當家的一點小小的成就感奔回家,在母親的誇獎下,我又急急忙忙地奔向學校,可是遲到了。老師嚴厲地批評我:“遲到這麼長時間,是不是不想讀書了!”讓我站在教室門前反省。此時,我流淚了,我感到委屈。我不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我是在用童年的肩膀分擔家庭生活的重擔呀!也許我那種小男兒倔強的眼淚打動了老師,課後這位老師領著我家訪,當了解到我貧困的家境後,不僅向我道歉,還減免了我的學費。
第二次是上中學的時候,我在嘉定讀書,每月母親給我兩元零用錢,一元是來回車費,一元是零用。一次周末當我準備回家時,忽然發現兩元錢沒有了,我懷疑可能是自己睡覺時衣服從上鋪掉下來,給下鋪的同學從我口袋裏偷走了,但是我沒有證據。我向他訴說我的窮困,向他訴說這兩元錢的重要,希望博取他的同情,但是他無動於衷。我愚蠢地提出搜身翻床,結果也無功而返。無奈之下,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離校回家,而我卻因沒有了車費而孤零零地留在學校。星期天,我一方麵到附近河裏抓點小魚賣掉換點錢,另一方麵了解到那位同學家境也不好,平時回家都是走回去的,而這次卻乘了車。這一行為引起了我的懷疑。星期一早晨當他返校後,我立馬趕到他的教室,把他叫到門外,果斷地說:“我已經知道錢是你拿的,快把錢還給我!否則我馬上報告校長去。”也許是做賊心虛,他吞吞吐吐地承認了,並答應馬上還我。此時,我流淚了,為了這兩元錢我省吃儉用,花了多少心思,動了多少感情啊。我抹著眼淚對他說:“你怎麼能偷我的呢?”這句話卻包含著我年少時因為貧窮而經曆的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