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將采取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出台針對性的財稅、信貸、外貿等政策措施,以繼續保持經濟平穩增長。
11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公布拉動內需的十項措施。(1)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2)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3)加快鐵路、公路、機場重大基礎設施建設;(4)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建設;(5)加強生態環境建設;(6)加強企業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7)加快地震災區災後重建工作;(8)提高城鄉居民收入;(9)在全國所有地區、行業全麵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10)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並迅速和果斷地推出4萬億元刺激經濟的投資計劃。
11月12日,國務院提出四項擴大內需措施。(1)核準審批總投資930億元的西氣東輸二線項目東段工程,總投資955億元的廣東陽江核電工程和秦山核電廠擴建工程以及總投資174億元的新疆、貴州、江西等地水利樞紐工程;(2)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調整部分產品出口關稅;(3)確定地震災後恢複重建基金3
000億元為主導的重建規劃;(4)加強支持林業生態恢複重建。
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堅持靈活審慎和宏觀經濟政策,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把保持經濟平衡較快發展作為2009年首要任務。
12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提出九大金融舉措,力促經濟發展。(1)綜合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彙率等多種手段保持銀行體係流動性充分供應,並追加2008年度貸款1
000億元;(2)加強和改進信貸服務;(3)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係;(4)發揮保險保障和融資功能;(5)創新融資方式;(6)改進外彙管理;(7)加快金融服務現代化;(8)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9)深化金融改革,切實維護金融安全穩定。
12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發布,提出2009年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17%左右,並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穩定股市運行。
2009年1月9日,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出爐。
1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原則通過《關於深化醫療體製改製改革的意見》。
2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原則通過《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和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
2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輕工業和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2月23日,保險業獲準容許中小保險公司直接投資股市。
2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有色金屬產業和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
3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聯運中心的意見》,並決定推出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
綜觀中式救市政策,在內容上可分為12類:(1)降息、降存款準備金率;(2)降證券交易印花稅;(3)免征證券交易印花稅及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4)支持央企增持回購上市公司股份;(5)彙金公司自行在二級市場購買工中建三行股票;(6)保持銀行係統流動性充分供應,追加貸款金額;(7)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8)推出4萬億巨額資金的擴內需促經濟的10項舉措;(9)持續推出一係列產業振興規劃;(10)推出珠海、上海等地的地區振興規劃;(11)推出允許農村流轉地承包權的新土地改革政策;(12)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和降低部分產品出口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