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伯樂相馬之道(1 / 2)

截至2009年10月13日,中國股市共有上市公司1

621家,在這千餘家上市公司中,有以股本規模區分的大盤股和小盤股;有以業績區分的績優股、績差股;有以成長性區分的潛力股、ST股;有以股東區分的基金重倉股、股權分散股;有以上市時間劃分的新股、次新股、老八股;有以股權結構區分的參股券商股、外資並購股;更有以各類行業、各種題材、各個地域、各地政策特區等區分的板塊股;還有適應不同投資對象的B股、H股等。除此之外,還有各類基金,開放的、封閉的;各類債券,企業的、國家的,都可以廣義地將其列為選股範疇。品種繁多,既有利於選擇,又難以選擇。強市有弱股,弱市有強股;牛市有熊股,熊市有牛股。有說長線是金,但也有長線投資的結果是長線受套。有說短線是銀,但也有短線投機的結果是虎口拔牙。有說價值投資,但是估值的標準是什麼?有說市盈率選股,但是高市盈率股難道沒有價值?有說選股如選妻,有說股票是大眾的情人,有說不論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可是誰又能保證某一隻股票一定掙錢。有專家薦股、有軟件選股、有財報析股、有內參透股,紛紛繁繁的市場,林林總總的選股,猶如霧裏看花、渾水摸魚,顯然要領悟選股之道,要確立清晰的選股思路,對於股市贏家是十分重要的關鍵因素。

選股之道從我國第一部《伯樂相馬經》中汲取精華,以相馬經典之作演繹成選股經典之道,不僅在於股市中常將一千餘家上市公司稱為馬的群體,選股俗稱為選馬,更在於伯樂相馬中的含義。對於選股思路具有無可替代的智慧和無以言表的精妙。其內在價值完全不遜於《孫子兵法》對於將帥的指引。因此,在闡釋選股之道前,不妨先耐下心來細細地品味一下《伯樂相馬》的典故。

(1)

伯樂學相馬。伯樂原名孫陽(約公元前680年~前610年),春秋中期郜國(今山東省成武縣)人。當時馬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軍事地位。人們將馬分為六類,隨軍用的戎馬、儀仗用的齊馬、狩獵用的田馬、乘驛用的道馬、雜役用的駑馬和繁殖用的種馬。養馬、相馬在當時社會的軍事、經濟中成為一大熱門學問,於是伯樂選擇相馬作為終身職業。據《呂氏春秋·精通》記載“伯樂學相馬,所見無非馬者、誠乎馬也”,指的是孫陽學相馬時無相關書籍可以借鑒,也無名師可以傳授,全憑著勤奮刻苦,在眾多馬中進行比較摸索、研究、思考、探索其中規律。為了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又毅然離開了疆土狹小的故鄉,西出潼關,曆經諸國,到達了畜牧業繁榮、軍事強盛的秦國,並在秦國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摸索。在隨軍南征北戰中繼續不斷實踐、不斷總結,為秦穆公盡心盡職地做好相馬與薦馬的工作,為秦國的富強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伯樂將軍”。此後孫陽將長期積累的資料進行總結整理,寫成了我國第一部相馬學著作《伯樂相馬經》,同時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又寫出了《伯樂療馬經》、《伯樂治馬染病經》等。可見,伯樂學相馬的典故不僅印證了天才出於勤奮的真諦,也表明了實踐出真知的深刻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