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置身於一個變化的世界,我們目睹著世界的變化,我們更感受著頻率越來越高、速率越來越快的世界中的變化。股市更是如此。消息麵的風雲變幻、資金麵的鬆緊變換、技術麵的上下變異,乃至走勢的強弱變化,股價的高低變動,致使每時每刻都在誘發著思緒的躁動,情緒的衝動,以及感官的盲動,而這些又往往使決策的失誤在意念的輕率一動、在指間的輕率一動或在嘴唇的輕率一動中產生。《周易》指出:一動不如一靜。其道理在於凡是一動,則吉的成分僅占四分之一,而禍的成分卻占四分之三,在這三分當中,二分便是煩惱,一分是艱難與險阻。這不僅是投資的道理,也是宇宙的道理、人生的道理、事業的道理。所以,一定要對“動”謹慎再謹慎。因為“動”是一種變革,一種變更,一種量變和質變,這需要智慧,需要思謀,需要價值的重沽,所以,要使動得科學、動得合理、動得富有成效,就必須首先要靜。
曾子在《大學》一書中指出,知之而後能定,定能靜,靜則安,安能慮,慮能得。唯有安靜的心境才能有深思熟慮的思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年度股東大會選址於巴菲特的家鄉奧馬哈小鎮,索羅斯的量子基金總部也設在偏僻的小鎮,其旨意均在於建造一個安靜的投資心理環境。因為靜能恢複心力,平息驚恐,靜能釋放壓抑,舒緩胸臆,靜能洗滌煩憂,消除焦慮,靜能穩定情緒,喚醒智慧。所謂靜就是“心不隨外境而轉”,這是一種思想狀態,更是一種心態。“無故加之而不怒,猝然臨之而不驚”。麵對突發的變故,麵對暴漲、暴跌、甚至麵對股災,處驚不變,始終保持一份鎮靜。“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這便是對靜的真實寫照。靜,絕不是一種逃避,一種消極等待,更不是一種鴕鳥式的埋頭於草堆,以為眼睛看不見便是安全,靜不是不動,而是循理而動。從詞典釋義,靜指的是搶奪處於僵持狀態,搶奪物的歸屬尚不確定的一種狀態,也就是戰火爆發前的寧靜,勝負決鬥前的對峙,從自然界的現象而言,便是暴風雨降臨前的平靜,便是黎明來臨前的靜謐。所以,靜的內涵是謀,謀定而後動,謀就一種靜、一種冷靜、平靜和鎮靜。實際上這種靜是一種大動的孕育,是指揮員在高度冷靜下的嚴密思考,是新生命、新事物誕生前的高度期待。在這樣一種靜心狀態之下,思路格外清晰,智慧格外調動,才能格外發揮“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而股市中人就會以一種鎮定自若的心態去看清漲跌異動背後的真相,就不會在羊群效應中迷失方向,就會以逆向思維的方法,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就會平靜地麵對瘋漲,冷靜地麵對慘跌,清靜地麵對盤整,就會平心靜氣地去思謀,持續下跌或持續上漲的原因和對策,平心靜心地去思謀長期盤整或箱體震蕩的原因和對策,平心靜氣地去思謀暴張暴跌的原因和對策,那麼這種對策就會相對地慎穩仔細,就會相對地周密詳全,就能盡可能地減少失誤和避免過錯。
世人隻知生命在於運動,卻不知生命在於靜養。《類經·醫易》書中指出: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動為健,靜為康;動以養形,靜以養氣;兔子躁動壽命隻有幾年,龜鶴悠靜,卻益壽延年。對於股市中人,更需要領悟動、靜之間的內涵和哲理。凡是一年做到頭,勤勤懇懇辛辛苦苦,不停地操作股票的人,百分之九十隻是為了國家交印花稅,為券商交傭金,而自己少有獲利的。以中國股市二十年的曆史軌跡分析,如果二十年來漲也持有,跌也持有,那麼,所贏得的上證指數為2
883點。但是如果按趨勢操作,上升時持有,下跌時退出,動靜有常,一張一弛。那麼,所贏得的上證指數為13
449點,是曆史高位6
124.04點的2.19倍,如果再加上下跌趨勢中退出所避免的10
566點損失,那麼實際贏得的指數為24
015點,即使打個八折,也達到19
212點。顯而易見,領悟動、靜之道,其功效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