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於股市,不少人常常會感到心力交瘁,這是因為股市與切身利益的關係太直接,股市與切身利益的變化太頻繁。不少人心--隨著股價波動;情伴著走勢起伏;眼一盯著紅綠盤轉動,即使收市了還圍著電腦橫看豎看,還拿著本子橫算豎算,甚至夜深人靜還睜著眼橫想豎想。這樣日積月累,怎能不心神疲憊、未老先衰呢?這是隻動不靜、動靜失衡的後果。這不是在玩股,而是在玩命。其結果往往是股也動沒了,命也動沒了。
老子在《靜心經》中指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自然界尚且有春、夏、秋、冬四季更換,春道長,萬物生;夏道盛,萬物動;秋道斂,萬物盈;冬道藏,萬物靜。動靜融和、交替,方有萬物的蓬勃生機。人的生命更應該動、靜結合,方能氣血兩旺,延年益壽。股市中人,尤其需要動、靜互涵,動靜相濟。每年、每月、每日都應安排一定時間,遠離喧鬧,走向田野。遠離股市,走向山川,給動得疲累的心一個寧靜的機會,給動得疲累的身一個清靜的休憩,給負壓沉重的頭腦一個悠靜的放鬆。讓疲憊不堪的身心,解脫股價的繩索,解脫走勢的捆挷,解脫各種消息的紛擾。放鬆,放鬆,再放鬆,釋放緊張,釋放驚恐,釋放壓抑和狂躁,讓心像微風在廣袤的田野輕盈飄拂,讓心像小鳥在藍天白雲中自由飛翔,讓心像圓月在平靜無波的湖麵上進入夢鄉。在靜靜的心境中,抹上一片蔚藍,添上一處嫩綠,讓心舒展於一望無際的蒼穹,去接受細雨的滋潤,去接納暖陽的哺乳。讓心順其自然,回歸自然。在《古宗言》的靜心經中,寫道:“莫歎天之晴好,不畏日之灼滔。步輕輕欲何往,踏人間之正道。炎光無遮,片雲飄飄。將休將休,前林茂茂。休矣休矣,陰陽翳道。解衣而鬆懷,迎風之西東。有清風之盈袖,落星花於懷中。願坐休於樹下,瞰天鶴之飛衝。飲葉下之凝露,啖青果之甜津。心靜心靜,涼風輕輕。閉目以滋神,感萬籟皆寂靜。且忘人間之灼色,獨窺心中之明清。拒萬物於身外,攬天下於胸心。且罷且罷,汗息暑清。既懷心中之茂林,何懼炎炎之益精?”此經文堪稱佛音之經典,以優美的文字,將靜心之過程完美體現,在經過靜心之後,心力得以恢複,焦慮得以緩釋,胸境得以拓展,煩惱得以洗滌,智慧得以升華。正如《靜心經》所說的,懷中有了一片充滿生機的茂盛樹林,就可以無懼各種躁動不息的煩惱、焦慮和壓抑。
古語雲:動靜有常,剛柔斷矣;動靜互涵,以為萬變之宗。股市本身就是集動靜於一體,融動、靜於一脈的市場。所有股價高低之變,走勢強弱之變,心理多空之變,其本質就是動靜之變。一動一靜恰如一張一弛,全屬文武之道,發展之道,生發之道。動、靜是對立的統一,是相輔相成的一體,因此,把握動、靜的平衡,便是把握心態的平衡。尤其先靜後動,動而後靜,以靜為安,以靜為慮,以靜為謀。那麼靜之有道,動之也有道。而這正是修心之道的核心,更是保持健康的體質,保持良好心態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