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逝者的遺憾與生者的思考(2)(1 / 1)

第三種是被錢擊死。玩錢的雷人,玩過了火,被錢雷擊而亡。較為典型的便是曾經在資本市場叱吒風雲的資本湘軍、湧金係的掌門人魏東,2008年4月在北京一座高樓的17層一躍而下,時近41歲。這位曾玩轉3.27國債期貨,又玩轉資本並購,在德隆係、鴻儀係、東華係等資本梟雄先後隕落的情況下,他卻碩果留存,堪稱中國資本市場的雷人。他的自殺原因是個難解之謎。但他的遺書中卻透露出內心的困惑:“……強迫性的動作、強迫性的思維,如影隨形,幾乎時時刻刻困擾著我、伴隨著我。而嚴重的失眠和抑鬱使強迫症愈發嚴重,致使我無法麵對生活……”,顯然財富並不意味著快樂,富人並不等同於幸福。在致富的人生之路中,有些路看起來很近,其實卻很遠。知道了芝麻開門進入財富寶穴的秘訣,卻忘記了離開的秘訣,結果生命被財富吞噬了。

第四種是被錢衝死。在金融海嘯之下,財富大幅縮水,破產、負債,麵對厄運,無力回天,冰火之變,使富豪從天堂跌落地獄。這種典型的案例大多發生在西方富豪群體,或臥軌、或飲彈、或割腕,這些人原先或是地產大亨,或是企業翹楚,或聞名奢侈,或資本巨鱷。然而在對貧窮的承受力上,富人比之窮人遠遠不及。巨大的落差使心態嚴重失衡,於是噩夢難醒、命赴黃泉。

這四種投資者以生命注釋了風險,也告示了人們股市的風險往往會以生命作為代價。股市不相信眼淚,也不相信死亡。股市是無情的,股市自有潮漲潮落、牛熊轉換的規律。股票不是人人可以玩的。能玩股票的是少數人,多數人是被股票玩弄的。所以在股票與健康之間,在漲跌與生死之間,必須作出慎之又慎的選擇。生命的誕生需要地球母親幾十億年的辛苦孕育,新生命的哇哇墜地需要母親十月懷胎,需要父母花費多少心血才培養成人。我們應該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續,是現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時也是私人生命的開端。我們既到世上走一道,就得珍惜生命的價值。在某種意義上說,生要比死難。死隻要一時勇氣,而生卻要一世膽識。我們要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不斷提升生命的質量。生命是燦爛光鮮的,但也是脆弱、短暫的。股市的風雲變幻、投資者的成敗得失就像月亮的陰晴圓缺、季節的春夏秋冬,是十分正常的。古諺雲: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石在,火種是不會熄的。著名詩人普希金說過:如果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鬱,也不要憤慨,不順心的時候,暫且容忍,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就會到來。在財富與生命之間,有一個極為形象的比喻,財富好比阿拉伯數字中的0,而生命好比0前麵的1,失去了1,那麼後麵的0再多也毫無意義。因此資深的投資者會從股海的風浪中去領悟對生命的禪心佛意:不比誰的錢多,看誰活得長、活得健康滋潤。一切都隻有活著的時候才有意義。國內外數據顯示,對企業而言,五年後新成立的100家公司,能活下來的隻有5家,且這5家中有2家苟延殘喘,有2家勉強維持,僅1家贏利。股市更是如此。20年前的大戶、中小散戶,所剩幾何?費爾巴哈指出:人是一切寶物中最寶貴的東西。佛學《法蘭經》中指出:健康是最大的利益。股市中人,當切切牢記。股道,是平衡之道。在股市與生命之間,在盈虧與健康之間,修煉心態的平衡,這是股道的真諦。誰擁有平衡的心態,誰就擁有健康長壽,誰就是股市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