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信、義、情與錢(1 / 2)

股票市場是一個金錢市場。但是,股市中人不能唯利是圖。因為與你打交道的不僅是錢,更多的是人。上海股市成立初期曾一度出現不少“船隊”,也就是將許多人的錢集中在一起交給一個人操作,結果基本上都以不歡而散收局。還有,你一番好意向別人推薦個股,結果此股不漲反跌,造成關係的隔閡;還有莊家與莊家之間、莊家與上市公司之間達成默契,結果一方因種種原因背信棄義,造成被動局麵;再有代人操作,結果產生虧損,招來怨言猜疑;而請人操作又有資金被盜的風險。另外,夫妻之間常因操作思路、方法的不同而爭論不休,有的甚至反目,等等。所以,如何處理好炒股與朋友、親友、同事、券商等方方麵麵的關係是十分重要的。這就是錢與情、錢與義、錢與信之間的關係。

在這方麵,我是付出過代價的,是經驗和教訓使我認識到其中的道理。記得1994年下半年有個姓蔣的人與我認識,表麵上對我十分恭敬,言必稱老師,談出版、談公司,誌向不凡,從而贏得了我的信任。當時由於工作較忙,我請他代為操作股票,於是他利用我的名人效應在某證券公司大肆吹噓,使券商認為他與我的關係非同一般。結果當他透支虧損後,就私自挪用我的資金去堵其資金漏洞,結果血本無歸。當我得知這一情況後,他就四處躲藏。最後,我請了兩位金融律師直接從證券公司取得賠償。可見,在股市中也必須記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古訓。同時,朋友之間、親友之間如果問你走勢如何、哪個股票好,這其實也是一件十分為難的事。如果講得正確,自然皆大歡喜;如果講得不準,難免十分尷尬。我的態度是:首先待人以誠。將自己所知,盡可能作出回答。千萬不要擺架子、虛情假意應付一下,這樣不好。其次實事求是地告訴對方,你的判斷僅是參考,因為股市變幻莫測很難掌握,千萬不要以專家、行家的身份和口氣說話。這樣,輸贏的壓力就輕得多。你要讓親友首先感受到的是真誠,而不是所謂的“水平”。例如,我的朋友曾問我最近買什麼股票好,我考慮再三,告訴他買湘中意(0548)。說實話,我對朋友一般都推薦自認為最有把握的個股,我相信有錢大家賺、有財大家發。但是,我自己不是莊家,市場千變萬化誰能說得清呢?結果這位朋友9元零幾分不買,等到9.90元開始買入。我告訴他:“據說此股莊家要做到12元,是長莊。但究竟能不能做到,我也吃不準。”他說有20%的盈利就很好了。可是他買入後,此股最高摸至10.40元就開始走軟,我看走勢趨向不好就陸續出手。而他卻始終抱著20%的希望,勸他走也不走,結果被套。但是,從我告訴他買入後,我就十分負責地提醒他及時處理,所以即使他虧了,也表示理解。在對待親友希望你代其操作時,我的態度是先講清利弊,講清條件。幫忙是幫忙,代勞是代勞,必須有言在先。一般而言,在盈利情況下適當收取一些報酬也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無論報酬有無或多少,都必須白紙黑字交代清楚。同時必須在證券公司辦好相關手續,尤其在資金問題上,必須明確:所有資金的支取都必須憑委托人身份證方可辦理。本人隻受權委托股票買賣。這樣,有利於今後的相處和信賴。同時無論盈虧,每筆交易在證券公司均有據可查,這就使雙方都可以用憑證說話。我始終認為,盈虧如何是水平問題,而資金出入不明便是品質問題。所以,凡是你願意接受,即使對方十分信賴你,也必須辦好手續和協議,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