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牛市的享受和折騰(1 / 1)

牛市是應該享受的。因為中國股市經曆了近五年的大幅調整,終於迎來苦盡甘來的日子。因為中國經濟持續性的高速增長,股市理應分享經濟碩果。牛市是應該享受的,因為中央政府自頒布“國九條”以來,一係列的利好政策為中國股市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因為中國股市基本完成了偉大的製度性改革,理應分享股改成果。因為人民幣的升值已成趨勢,股市自然水漲船高。十年媳婦熬成婆,中國股市終於從燙手山芋變成了奶酪。於是各路資金均來享受牛市的盛宴,牛步舞動起來了,指數從1

074點升至1

700點,人們分享了股改平均10送3的對價,分享了有色金屬壟斷性資源翻番的升幅,分享了ST類個股實質性重組後醜小鴨變灰姑娘的喜悅,分享了業績增長所產生的價值發現。然而,僅僅隻有半年左右的時間,享受便變成了折騰。

首先是5月份有色金屬板塊的暴漲暴跌,上半月猛升70%~80%,後半月又猛跌70%~80%,讓持有者經受了一場大喜大悲的心理折磨。接著上證指數6月份開始演繹4年來最大的單日跌幅,持續的長陰小陽,跳起了後退式的拉丁舞,隨之作為全流通時代首隻上市的新股中工國際又表演了一幕蹦極遊戲,股價從17.11元開盤,當日暴炒到50元,此後連續跌停直至16.9元,方止跌企穩。受此影響,80%的新股都跌破開盤價,與炒新折騰相應的是曾作為上半年牛市行情領漲股的貴糖股份、山東鋁業、G魯黃金、G長峰等均成了本輪調整中虎落平陽的殘兵敗將,跌幅分別為、、及,可謂世態炎涼、風雲變幻。同樣曾經盛極一時的尋寶遊戲一度將股改的搶權、填權炒得炙手可熱,如今80%的新G股複牌均成了殘羹冷炙,無人問津。而權重股似乎也在折騰中患了骨質增生,難以挺直腰杆。顯然牛市的享受已經乏味,而折騰卻成了牛市的時髦。其中最厲害的角色便是擴容。近1

100億元的再融資規模,市值達352億元的限售股解禁,更有超曆史速度、超曆史規模、超曆史級別的新股發行上市,僅6月至7月底首發籌資已達408.29億元,一大批等待審核的企業、一艘艘等待回歸的航母均拚命地擠上牛背,力圖進入牛市。據預計,9個月後A股總市值有望超過4萬億元,大型上市公司將超過H股市值的2倍,成為名副其實的主板市場。屆時,滬深股市總規模將比新老劃斷前擴大1倍,相當於再造一個A股市場。如此一來,變出了2個牛魔王。這不僅夠鐵扇公主折騰,就連孫悟空也將折騰一番。芭蕉扇究竟落在誰手?火焰山究竟何時才能降溫?隻有天知道。

麵對折騰的市道,經不起折騰的人或者有自知之明而不願意接受折騰的人,便紛紛離場。於是成交量急劇下降,從900億元左右一下子萎縮至200億元左右,開戶數直線滑落,比5月高峰時下跌75%,上半年盈利可觀的機構腳底擦油、落袋為安。於是牛市在折騰中漸漸失去了氣息。對於股市來說,如果進三退一或進三退二,這便是牛市中健康穩定的享受。如果進二退三或者進一退三,那便是折騰。決定牛市的享受還是折騰,不僅取決於騎牛者的心態,更取決於養牛者的調控。又要牛兒跑,又要牛兒不吃草,這是不可能的。也許,8

000億元的申購資金夠一番折騰,但是麵對越來越高的發行市盈率,一批批從二級市場挖走的利潤,隻能是一種竭澤而漁的折騰。這種折騰是任何一國的股市都難以承受的。中國股市牛市的基礎還不牢固,因此更經不起折騰,而折騰的結果必然是回歸熊市,這是曆史,更是現實。享受牛市是長期的人心所向,折騰牛市不僅人心向背,也是短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