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玉箸難持保,竹木終還好。
故知磨劍利,輕薄或折早。
哲王臨萬劫,一劫不可少。
不必逞英雄,先做現世寶。
是夜,黑雲滾滾。
雷鳴交錯於穹頂。暴雨傾盆,卷著滔天颶風,呼嘯怒號,勢要將那半邊天際,壓塌三分!
逐浪排空而起,掀起洶湧碧波。汪洋恣肆萬千,整片交加夜雨中,孤舟一葉,搖搖擺擺,昏燈如螢火,忽亮忽媳。雷滋電閃間,歇斯底裏,拚命抵禦那滅世般的駭人風暴。
漁船一片狼藉,艙底積滿水漬。幾條海浮撲騰著,伴隨船體傾倒,搖曳在角落。隻道是:
射電破長空,洪雷徹地衝。
輕舟搏巨浪,凡體鬥靈凶。
大化誰偏倚,平心我縱容。
恢弘昔日有,此地豈遺蹤?
雪濤拍岸,層波碎銀,那木由見這風浪滔天的氣勢,心中或思,若人於此吞噬,哪有痛苦?此生了寂,鬼也難知。故而古往今來,傳聞頗多,凡英雄赴義,狀多悲勁,也未曉誰看見了。又有那不知多少人,死得不聲不息,倒真是鬼才知道。
他不欲這般死去,倘非歸得其所,清楚明白,哪裏對得起來此一世呢?
於是,少年轉而哀告道:“仙家,如今有甚麼大神通、大法術您就使出來吧!若風雨不歇,你我今日恐要葬身魚腹了…”
道士顯得很平靜,或者說,他從來如此。黑暗無法擠入他的眸中,絕望亦然。
驚雷霹靂而下,宛若銀蛇亂舞。寒芒飛射,雨點連珠,眼簾外的世界愈來愈可怖,轟鳴夾雜電閃,遮天蔽日。浪花攜龍卷,如水龍探月,驟然旋轉而起,將那天地銜接,恰似一尊定海神柱,直直橫在船前!
“智者無為,愚人自縛。修行本就難免逆天之行,汝師未曾教過否?”男人自顧禪坐,不顧頭頂雨水傾盆,閉目開口。
木由幾個哆嗦,環抱於胸前,不止顫言:“你說的固有理,可我身負浩任,怎該命絕於此!老龍王發怒,興風作浪,殃及池魚,真不避一避?”說罷,偷看向道人,見其依舊緊閉雙眼,麵容卻似笑非笑,隻聽他一聲:
“悟空,你且數到三。”
不假思索,一片漆黑夜,煙霏朦朧,男孩壓下心中鬱悶,掰起了手指:
“一…二…三!”
“轟隆隆!!”
滔滔雷滾霎時爆裂亮堂,宛若盤踞天際的青龍,俄而翻雲覆雨中連綿作一絲銀線,卻又轉瞬消逝,驚覺穹蒼悠悠!
那倉促疾電,鋪天蓋地,仿佛穿透雲海星河、渾幽濃釅,直直炸醒了艙底之下,盤旋的巨影。
黛夜裏渺小的漁船邊,海麵突兀地高隆、聲勢浩勃,一瀉千裏。隨那一節節海潮的飛速攀升,浪花翻攪,拔水而出,是越増越高、甚至觸到那至頂!隻是頃刻,萬丈驚濤從中擢起,大有掀雲吞月之勢,直奔孤舟而來!
木由瞪大銅鈴眼,目望巨波震撼、浩海環繞,卻是嚇到腿軟膝麻,跌在板上,舌頭似打了結,忽聞周遭腥風連串,落雨滂沱,不覺間低下了頭:
但見海淵深邃處,遊龍百丈,兩角生輝,身軀如玉,金鱗護體,躥轉騰挪,擺尾蚴蟉,時而虛隱嘯嗔,又喚風雷電雨,華霧噴湧,虹彩璀迷,猶如極樂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