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 章 沒落的修行界(1 / 2)

南宗的真正高人,不是張伯端,而是白玉蟾。最高經典,也不是張伯端的《悟真篇》,而是白玉蟾的內丹術著作。白玉蟾才是南宗真正的創始者和道術的巔峰。張伯端修煉了一輩子,最後還得病而死,隻能說明,方法不對。至於被後人所推崇的伍柳一派,和王重陽和張伯端相比,就更等而下之了。修煉伍柳的內丹術,神仙沒修成,最後卻可能煉成了性無能的太監。

值得一提的,是黃元吉和他的內丹術中派。黃的總體思路是,衝脈一開,百脈皆開,所以他主張先開衝脈。因為通常的思路是,先開任督二脈,再開十二正經,接著是奇經八脈,最後是衝脈,衝脈一通,全身百脈皆通,最終全身肌肉若一。黃的這個思路相對來說,的確比較高明。不過黃這個人,也比較神神叨叨的,雖然他看到了一條捷徑,不過他畫蛇添足的東西太多了。

內丹術的修煉,從《靈寶畢法》來看,根本上就是身體的氣液變化。一開始是氣,到了肘後飛金晶,開始變成液,腦腎相通,上為腦髓,下為腎液。反複還丹,三田反複,最後永鎮上田泥丸宮。

而在陳摶看來,純陽並不成仙,也不認同性命雙修。在陳摶的文始派修煉體係中,最高的修煉境界是練虛合道,而不是純陽成仙。內丹術修煉的體係化,是陳摶完成的,我們現在看到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化虛,練虛合道,都是陳摶的思想。陳摶和呂洞賓的交彙與碰撞,它的結晶是張三豐。

在張三豐的道術中,主體還是文始派的框架,但是加入了一些鍾呂的思想,他是有些認同性命雙修的。張三豐的道術,對後世的氣功流派,影響很大。

關於內丹術,最後我們要說一個人,近代的陳攖寧。陳攖寧為了修煉長生不老之術,遍訪各地的道觀,他花了很長時間,得出的結論是,那些人其實還不如他。也就是說,到了陳攖寧那個時期,真正的道術,可能已經失傳了。他隻好自己進行文化考古和探源,提出要把道家修煉的仙學,從道教祭祀體係中,獨立出來。

陳攖寧在內丹術的修煉上,並沒有獲得像他預期那樣的成功,所以他便把思路轉到了外丹術之上。等他各種藥材和煉丹條件都齊備了,但是戰爭毀了他的煉丹大計。陳攖寧,是近代往前追本溯源最遠的一個人,他不管失敗了還是成功了,都是一個勇敢的人,精神高大的人。他想走到葛洪那裏去,走到魏伯陽那裏去,但是他並沒有走通,最後他選擇停留在黃元吉那裏。

道家的修煉,從長生術,退化到神仙術,再到內丹術。修煉的最高追求,也從提挈天地,退化到了舉形衝虛,又從舉行衝虛,退化到了陽神出體。又說什麼羽化成仙,其實就是和每一個人都一樣的肉體死亡。至於出陽神成仙,這是個死無對證的事,怎麼說都行。

變形到內丹術,道家修煉的基本原理,已經和岐伯神農彭祖黃帝老莊相悖相顛倒了。老子說,根本原理在於虛心實腹,但是內丹術卻是實心虛腹。老子說要載營魄抱一,內丹術卻說,要性命雙修。老子說,要負陰抱陽,內丹術卻說要出陽神。看吧,根本原理上,幾乎都反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