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反轉不斷的案件(1 / 2)

兩個星期後,警方以“謀殺妻子”的名義逮捕了華萊士,主要依據就是那通在象棋俱樂部的電話留言。

那麼為什麼一通電話就能夠確定凶手呢?既然1月19日晚的那通電話是決定性的線索,那麼這通電話到底說了什麼?

據這當時捎口信的貝蒂回憶,電話是在7:20打來的,內容是“請問華萊士先生來了嗎?抱歉!恐怕還沒有,那他待會兒會來嗎?說不準,不過他要是來的話,估計快了,我建議你稍後再打來,但這位誇特羅先生並沒有采納這個建議,而是讓貝蒂給華萊士捎口信”。

內容是“第二天晚上7:30讓華萊士在曼和沃花園東路25號會麵,商談一些保險業務還特意交代了自己要給女兒過生日,所以不要回電話”。

警方認為這通電話很可能就是華萊士自己的,“目的就是要巧妙的運用掉虎山離山,來給自己第二天的謀殺提供不在場的證明,這是一起有預謀的高智商殺人。

警方認為華萊士就是凶手,主要有以下幾點推測。

一:當貝蒂建議那個叫誇特羅的人待會兒再打來的時候,他卻不顧貝蒂的建議,執意要留口信,那麼極有可能誇特羅和華萊士根本就是一個人,所以不可能進行對話。

二:1月19日的晚上,誇特羅打電話用的電話亭緊挨著車站,這個車站距離華萊士家隻有360m華萊士是完全有可能在打完電話後,再坐車到象棋俱樂部。當時那個電話是在7:20打來的,華萊士是在7:45到俱樂部的,而這25分鍾的時間是完全夠華萊士坐車到俱樂部,警方還特地做了測試,時間是完全來得及的。

三:負責此案的調查員“赫伯特”指出,利物浦國際下棋俱樂部的會員製度非常嚴格,外人一般是不會知道俱樂部的電話號碼的,而華萊士作為會員自然是知道號碼。

並且1月19日隻有華萊士自己清楚他到底會不會去象棋俱樂部,盡管當時有比賽,但這種比賽的缺席率是非常高的,華萊士之前就有過兩場缺席的記錄所以除了他自己,沒人能肯定他會去俱樂部,而那個打來電話的誇特羅,從留口信的語氣來看,他似乎早就預料到了華萊士會去。

四:華萊士作為一個資深的保險代理人,在利物浦待了十幾年,對當地的街道非常熟悉,但對於電話中所說的不存在的地址,曼洛塢花園東路,卻沒有產生任何的懷疑,這實在是令人費解。

1月19日,在不確定華萊士是否去俱樂部的情況下,這一通神秘的電話卻成功傳達了消息,成功的把華萊士支走了,而又正好在他離開的45分鍾內妻子被殺這一切都顯得太巧合了。

五:華萊士的不在場證明就像是經過精心設計一般,他在找曼洛塢花園時詢問了很多人,並在交談中刻意問出時間,這導致與他交談的這些人都對他印象深刻。

基於以上的種種線索和推測,在當時又沒有其他嫌疑人的情況下,警方就認定了華萊士就是凶手。

1931年4月22日,審判正式開始,華萊士在法庭上始終堅持自己不是殺人凶手,他的律師羅蘭德也給出了以下前提進行反駁。

反駁一:一張國際象棋比賽的對戰表。這張表在1930年11月6日就被貼在了俱樂部門口的公告欄,上麵詳細列舉了參賽會員的配對情況和每輪比賽的具體日期,也就是說隻要看過這張表的人都知道華萊士的比賽日期,因此檢方列舉的證據隻有華萊士自己知道他是否會去那個俱樂部的論斷不成立。

檢方在仔細看了這張對戰表後表示,華萊士在11月24日和12月5日這兩天都缺席了比賽,他的序號是6,1月10號的比賽中,他的序號6後麵標記了代表勝利的W,而在11月24日和12月5日這二天的序號6後麵卻沒有標記,也就是說華萊士在10月24日和12月5日這兩天都缺席了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