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日

重視主觀感情,而忽視客觀環境,就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你得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去權衡利弊,不要被次要因素帶偏了節奏。王陽明說,心外無物,事實上,智慧都是用心思索的結果。

4月7日

一隻蒼蠅

今天我見到的一隻比較大的蒼蠅,這本來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它的翅膀高頻率的振動著,發出嗡嗡的響聲。我的窗子是向著陽光的,窗外一片光明,但是在窗子裏麵,隔著一層塑料薄膜。它應該是想出去,但是它一直在塑料薄膜上折騰,沒有絲毫的效果。折騰一會,又掉到被子上,駐足一會,又開始折騰。如此周而複始,毫無效果可言。可它不知道的是,在它的旁邊,明明有更廣闊的空間,他隻需繞一下道,便能從門裏出去。

是否人有時候就是這樣呢,他能看到目標,可是他和目標之間隔著一層巨大的膜,也許是方向錯了,也許是方法錯了,做著徒勞無益的努力,殊不知,有一條路,他看起來似乎並不光明,也不是捷徑,可是它,卻是通向目標的路。。。

4月8日

對於自己已經聽懂的話,人都討厭重複。這說明人的耐心是有限的。討厭重複,就不能夠對已知的東西進行更深一步的認識。越是能耐得住煩的人,越能夠成就不凡的事業。

4月11日

平靜安穩的生活你無權消受,奔波勞碌是你的使命,你可真的是不負責任,也許你沒事,但你絕對不會知道,不知情的沒事和有事是沒區別的。

4月13日

我是真的很奇怪,新三國為啥把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都塑造的那麼奇怪。

劉備,百折不撓,禮賢下士,當初他在治理平原郡的時候,曾有人怨恨於他,因此派出了刺客,但被他感化,而放棄了行刺,這樣一位難得的精神領袖,沒想到,在新三國中居然接近麵癱,看到三顧茅廬,古城相會那段,我簡直不能理解,如果你是諸葛亮,這樣的君主???

關羽,人家是武聖般的存在,雖然說我更喜歡嶽飛。但關羽是絕對不差的。人家是在真正的曆史中於萬軍中取上上將首級的人,不是什麼人眼中的關三刀。新三國中的關羽傲慢屬性表現太過了,以至於人對他傲慢的形象蓋過了他最應該表現的忠義,94年央視版三國演義,敗走麥城那一段感人肺腑,新三國照樣無感。

張飛,純粹被演成了一個莽夫,性格這樣的人,頗有家資?智奪瓦口關?而且三顧茅廬中,居然真的放了一把火???這還不是存心搞亂的嗎?三國演義中沒這段,三國誌中更沒有,這不是刻意抹黑張飛嗎?而且張飛不滿諸葛亮雖然是事實,但是至少在三國演義中,博望坡之戰後的張飛是相當尊敬諸葛亮的,而且史籍中記載他禮遇士大夫鞭撻士卒,可不是,對誰都咋咋呼呼的。你覺得諸葛亮乃是當時大才,能受得了這氣?這不開玩笑嗎?

諸葛亮就更奇怪了,他一個意氣風發,鞠躬盡瘁的英雄,居然成了一個受氣包?你讓觀眾怎麼看?這不是在貶損諸葛亮嗎?

盡管三國演義有擁劉反曹的傾向,但是新三國為了表現曹操,刻意抹黑蜀漢的事情確實不厚道。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我覺得一部好的影片,要麼表現時代,要麼傳承精神。你將值得學習的精神弱化,這……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真相,有些事情,隻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知識的海洋是浩瀚無邊的,我們要找出最有用的那部分,學以致用,而不是去搞那些晦澀枯燥,你自己都不明白意義何在的東西。

4月15日

春風料峭春雨寒,桃花散落碾作塵。

一覺南柯夢複醒,半生且入煙雨中。

4月19日

夢中起詩,醒不能憶,隻言片語,乃為此

無邊陰翳風伴雨,

雷聲轟隆入暗影。

忽得妙句起狂句,

展紙忽醒作飄緲。

夢中寥落皆不見,

春風吹遍桃花麵。

4月23日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談談自己讀書的經曆。

(一)

我們比較小的時候,智能手機還沒有興盛起來,隨處可見的是那種老人機。我呢,小時候性格也比較孤僻,不願意與人做太多的交涉。當時我的姑爺,他是個知識分子,家裏有好多好多的書。也不知道是有意無意,他給我買了書。當時的我吧,也不怎麼和人交流,那麼索性讀一讀他給我的書,也算是一種排遣。不料,讀書反而是件很愉快的事。於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我開始了我如癡如迷的讀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