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的第一本書是《三字經》,這本書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在古代都是啟蒙類的讀物,我就不做細致的說明。
第二本是《中外偉人故事》,從讀了這本書以後,我對華夏曆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初步開始了解西方的曆史。
然後是《雷鋒的故事》,雷鋒從小是一個命苦的孩子,他是見證時代的人,有著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是一個時代的楷模。他為人做好事不留名,刻苦紮實,是我少兒時期生命中的一抹亮色。
然後是《長征的故事》,從這本書開始,我了解到了那些革命烈士,比如大名鼎鼎的方誌敏。還有長征途中許多數不清的感人故事,談笑生死的
董必武,獨臂將軍賀炳炎……
我第一個開始了解的四大名著是《水滸傳》,小時候開始讀這本書,第一感覺是很血腥,反倒對裏麵的官逼民反,兄弟情深沒那麼深的印象。後來的我,還是比較喜歡電視劇裏的演繹。
四大名著裏麵《三國演義》我是完完整整讀過的,小時候偶爾從一個簡本裏麵看到了關羽之死,覺得不可思議。後來也慢慢讀了這本書。感覺還是沒那麼深刻,我還是更喜歡看央視版的《三國演義》。
《上下五千年》我特別喜歡這本書,林漢達,曹餘章的文筆沒得說,通過這本書,你可以籠統的了解各朝的興亡。每個時代都有傑出的人才,都有擔大任的人,我們管這種人叫做民族的脊梁。中國曆史上這樣的人太多了……
《世界上下五千年》,其實我開始是對世界曆史是不感冒的,但我後來覺得,這了解本國的曆史,未免有些太狹隘,不妨放眼看世界,後來發現我的選擇並不錯,盡管外國人有的人名字很長,但你依然會發現,古希臘神話,有多麼浪漫。愛琴海的傳說,令人遐想。血與火的曆史中,總有雄心勃勃的帝王,成就一個個龐大的帝國,鑄造一個個傳說……
《蔣介石傳》蔣介石這個人不好說,我也是偶爾心血來潮才去了解他,他早年是個熱血青年,投靠國父孫中山,並且幫了孫中山很多,但是後來他的思想變得專製,為了權力搞了中山艦事件,發動四一二政變,不顧人民的疾苦,走向了人民的對立麵。乃至於敗退台灣……
《拿破侖傳》我對拿破侖的崇拜僅次於嶽飛,拿破侖是法蘭西傑出的英雄,她在法國大革命中脫穎而出,並叱吒歐洲20餘年,多次打敗反法同盟,他是皇帝,但他的政權是資產階級性質的,引起了封建專製的不安,最終,1812年的侵俄戰爭的失敗,導致他開始走下坡路,乃至於被流放。後來回到法國後,滑鐵盧戰役的慘敗,使這位一代英雄,再也沒能踏上他熱愛的法國。
《說嶽全傳》我從讀三字經開始了解嶽飛,當時我就被他的事跡所吸引。這是多麼撼動人心的悲劇,他鐵馬崢嶸了半輩子,即使被剝奪了兵權也沒有得到安穩的結局,反而被他忠心耿耿,效忠的十幾年的朝廷所殺,著實讓人意難平。不過總的來說,這本書還是比較平淡的。
《母親》這是蘇聯文學家高爾基描寫革命的一部小說,一位母親意識到了他兒子的異常,後來慢慢知道她兒子投身了革命,受兒子的影響,她慢慢變得堅強,結局好像是因為她發革命的刊物被捕了,當時看過,還是很震撼的。
《孫子兵法》這本書和《三十六計》一樣,我可太耳熟了,全書13篇,講了戰爭的準備,戰爭和國家的關係以及戰爭中各種計策的運用。放到現在,不僅是在軍事領域,在很多領域,它都很實用,可以說是很神奇了。
《朝花夕拾》全書十篇,這個大家很熟悉,就不細說了。
《且介亭雜文》,魯迅的代表作,裏麵有很多關於當時社會現實精到的評價和見解。
《說唐傳》又稱為《說唐前傳》,講述了從隋末到唐初巨大的曆史變革,它雖然是一部小說,卻有一種波瀾壯闊的感覺。裏麵的有些情節,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單雄信的了,當看到他後期的結局,總是感覺很淒涼。這本書和《隋唐演義》,記載的內容極為相似。不過做一下說明,《隋唐演義》一直寫到了唐玄宗的時候。
剩下的以後說吧,總之太多了,一時說不完。
4月25日
心頭聒噪言不得,眉頭長鎖千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