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石浩也配合著,也算稍微興奮了些。
“道士,他後人說是個方術道士。”
“道士有什麼,稀奇的?常在電視上聽過。”
“是不稀奇,但是他們說,這個道士祖先,可大有來頭。他是侍奉過嘉靖皇帝,是其中幾個管事兒道士之一,就是明朝的嘉靖皇帝。他精通八卦、陰陽五行之術,通曉各種古代玄學,是個足足的玄學大師。論知識,在當時能跟他匹敵的沒有幾個。尤其是給人算命,那時非常的準。在他為入宮之前,當地稱他為活神仙。還說他算到了嘉靖帝將會服仙丹中毒而死,就前一個月偷逃出京。後嘉靖帝真死,而那些道士除了他,都沒一個活的。而他卻隱蔽山林。”
“這應該是說說的吧。”石浩這是會議的眼光看著他,心裏道認為怪不得很多人不信呢,這種事兒哪個白癡會信,這麼巧。
“別說!還真的。他們那個族譜名人記裏,有那麼個記載。這個道士,而他死後的墓地的方位,地址也絲毫不差。更讓我驚奇的是,那些墓中出土的一個小破碗。這雖然現已破爛不堪,不值什麼錢,但做得很精巧。專家都承認,這種碗當時隻允許在宮中使用,而且下麵還有嘉靖年間特製的落款,應該是皇帝特別命人製造的。此外,我在一個史集中查到了這些道士的所行所事兒。他們曾經嘉靖八年,向皇帝請命,要建祭壇,以祭拜天地。”
“記載的是真的,誰寫的?”
“這不太清楚,但那紙料的確是那時候的。”
“難道說?”
“對,就是天壇。而天壇其選址和造型,就是其中一個道士負責張羅給意見的。他最後觀察風水方位,說隻有南邊一地,具有“天方地圓”之意。而當時的給事中夏言也極力讚成,說應按上天之意建造——”何國慶看了看他們。
“圜丘——”石浩和心蘭,都異口同聲的回答。
“對,就是它。皇帝這方麵就讓他跟給事中夏言一起負責,並給他玄學的意見。而這夏言和他當時是摯友,雙方常常喜歡探討玄學。”何國慶信心百倍的說著,他看著石浩。而石浩呢,則無奈的表青,看著前方。突然,他的眼神變了。表情跟以前一樣,稍微肅穆了許多,但很自然。他臉上略帶著笑容往前看,他們慢慢的走過來了,該啟程了。
“既然如此,你們現在身上帶著什麼東西?”石浩立刻轉開了話題,而何國慶和王心蘭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石浩隨後起身拿出了身上所有的物品,拿在手裏。一把左輪手槍、一個錢包(發開著,能看出裏邊帶著的幾百塊錢和兩張銀行卡等),還有就是沒了電的手機。“我想看看,我們還有多少寶貝,能利用上,也算荒島生存吧。”他們這才會意了,個個掏著身上的東西。不過他還真急,不必做的太那個了吧。
石浩也算反應慢了,他以前野地受訓時確認物品是他必做的第一步。應該是環境的原因吧,來到這裏他還一時沒反應過來。難道是自己手裏沒握著槍嗎?或者是這個陌生的環境,實在太陌生了,陌生的遇到危險還沒做出應有的準備。真不像是平時的他,自己妄為特種兵副隊長了、白做了這一年的教官了。他要拿出自己該有的領導才能,麵對這種殘酷的環境。不管他們同不同意,他決定短時間內自己有義務,領著他們或領導他們,堅強的生存下去。所以,這種突如其來的舉動,也算是一個順水推舟的預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