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王二公子派出去的人很快回來,結果大失所望。
二公子再也無法忍受,一聲令下要就發難,勢必拿下沈南清一行人。
裴煊之麵色一沉,抬眼看見沈南清鎮定地坐在馬上,心神一定,轉頭命令繼續高聲朝大營喊話。
就在這時,大營的門再次打開,其中一個領頭的將領帶著一隊士兵衝了出來,攔住了二公子部下的去路。
為首的將領拱了拱手,態度謙卑,揚聲高呼,“世子殿下,二公子,稍安勿躁,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我們不能讓肅王殿下死不瞑目,不如先安頓好肅王的屍身,再派人去仔細審一下,不就真相大白了嗎?”
“若是殿下、和二公子信得過在下,不如帶上幾名貼身侍衛到大營坐下詳談如何?”
裴煊之看了一眼沈南清,沈南清坐在馬上,淡淡一笑,低聲道,“這將官還是有幾分小聰明,他們意在兵權,不管是肅王世子還是二公子,他們都想來個甕中捉鱉!真是鼠目寸光,若人人起義都能一呼百應,這天下豈不早就亂了。”
“我們如何應對?”
“別急,肅王二公子才死裏逃生,疑心頗重,他是不可能這樣進大營的,那不是自投羅網,任人宰割嗎?”
果然,肅王二公子立馬否決了這個提議,說他堂堂二公子,接管兵權天經地義,若是大營不拿下假世子,他是不會進去的。
他們還再次提出,既已見了虎符,還不移交兵權,是想抗命嗎?
三方各持見解,局勢陷入了僵持。
夜風習習,暮色漸漸褪去,天邊泛起了一絲白光。
這時,一名哨兵來報,城外有大批敵軍來犯。
與此同時,郢城的西側突然冒出一股五六千人的騎兵,浩浩蕩蕩,朝城門彙集,越來越多,如同長龍一般,一時間,竟不知來了多少人。
“是大夏的兵馬!”有兵士反應過來了,神情驚訝,“那旗幟上是蕭字!
難道是蕭硯堂親自帶著先遣部隊來了?城牆上的守兵們緊張地拉開了弩箭,如雨的箭矢從天而降。
可城樓下的大夏將士們裝備精良,似乎長途跋涉而來,讓守城的將士頭疼的是,這群騎兵看著疲憊,可越戰越勇、膽氣越來越壯,攻打的力度也越來越凶悍.....
那勢如破竹的行軍氣勢,不管不顧的猛攻,似乎傾刻就要蕩平這郢城。
而且,不知道他們從哪裏弄來的紅夷大炮,威猛無比,炮彈直接在城門口炸開,東側門瞬間撕破了一道口子。
城外的戰鼓聲響徹大地,如雷震破天際,整個地麵都開始晃動,似有千軍萬馬大夏的士兵湧入郢城......
大營的六七萬將士,因指揮失誤,軍心渙散等原因,還沒有出巷子,就被蕭硯堂以掩耳不及迅雷的雷霆之勢控製了下來。
天漸漸亮了,奔向郢城的兵馬越來越多。
其中,顧雲霄帶著五萬精兵傾巢而出,殷元儀帶著大夏的六萬將士也在下午趕到。